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三章 大明第一先锋(2 / 2)

第一次是皇陵被掘,他请出尚方宝剑,严令必须斩首叛军带头大哥高迎祥。

最终,上任才四个月的孙传庭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而第二次,就是现在了。

尤其是这一次他脸色之严峻,口气之坚决,是原本号称笑面虎的他从来没有的,故而给大家心里上的震动很大。

洪承畴威严的目光从每个将领的脸上扫过,看见大家都带有凛凛畏惧的神色,暗自感到满意,这才重新慢慢落座。

继而,他转向左首的孙传庭,笑容诶诶问道:“孙巡抚,你对众将官有何训示?”

孙传庭也不谦辞,把眼光转向右边的一群武将,这是他秦兵的主要将领。

他的手下都明白巡抚待下属可比洪督严厉多了,看见他训斥,一个个昂首挺胸,目无斜视,凝神听讲。

这一幕,让洪承畴暗自艳羡,却无法复制。

谁让他练兵的才能不足呢?

大明的三大边帅中,孙传庭和卢象升分别练出一支完全一手带出军队,那就是威名赫赫的秦兵和天雄军。

唯有洪承畴,长于政务,短于军务,靠手段笼络带兵将领,有奴将之能,却无带兵之才。

所以,他的手下都是从各省抽调的总兵、副将,没有自己的绝对嫡系。

指挥起来磕磕碰碰,不能如臂指使,打顺风仗还行,可啃硬骨头就力有不逮。

也因此,在军功上,他不及卢象升和孙传庭显赫。

“方才洪督的训示,望各位将牢记在心。

今上为不世英主,天威难测。倘若诸君作战不力,则不惟诸君将为军律所不容,即便本抚亦难逃罪责。

总之,三军用命,誓死效力,报君恩,保黎庶,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

孙传庭话很简单,大道理一两句,就立即停止了训话。

可众将却气势如虹齐声答道:“谨遵钧命!”

孙传庭微微颔首,表示满意。

他手下的将领,都是他自行筹措经费,从陕西榆林边镇招募,简拔于微末,朝廷不加干涉。

所以,一个个都知根知底,也忠诚能干,无需像洪承畴一样,使用各种手段。

说起来,还是崇祯皇帝给的政策好啊!

把眼睛转向洪承畴,等待洪总督的最后指示。

洪承畴拈着胡须,态度又变得雍容沉静,温文儒雅。多年的宦海生涯,磨练得他常常喜怒不形于色。

吩咐右都佥御史丁启睿留守潼关,暂代孙传庭的巡抚之位,洪承畴大手一挥,极有气势对着众将喝道;“大军出发!”

PS:诸卿,今日两更,第一更送到,朕是不是可以理直气壮求票,而诸卿是不是应该投票支持朕的勤勉……快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