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八十二章 挫败德军的阴谋

第三百八十二章 挫败德军的阴谋

由于合成团的兵力严重不足,因此严大力虽然考虑到了敌人有可能会沿着河流在上下游某处实施偷渡,所以在最开始部署防御的时候就从三营抽出了四个排加上四辆坦克对上下游实施流动巡逻。这些巡逻的分队一共有四个,每个分队为三营的一个排加上一辆坦克。而由于桥梁附近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德军新出现的部队拥有坦克,因此他不得不用装甲连的四辆装甲车将那四辆坦克替换到桥的西岸增强桥梁的防御。他对被派出去沿河巡逻的分队只有一个要求,阻止德军实施偷渡。因为德军一旦成功偷渡到河西岸的话,沿河对桥梁西岸处的合成团阵地实施侧击,那么合成团是很有可能守不住阵地的。

而如果桥梁被德军占领,那么合成团的任务就完全失败了,正在向纳夫利亚进攻的第11坦克旅就会受到身后的夹击。整个近卫第13步兵军发起这次进攻的战术目的就不可能达到。被击溃的德军部队也就有机会从这里安全地向西面撤退。本来是一个围歼战最后的战果将会寥寥无几而变成一场击溃战。德军的有生力量将会顺利地逃出生天。

莱曼在河的东岸一直很小心地观察着西岸树林里的动静,他派出了二十多人的先头部队已经举着枪慢慢地趟过了河的中央,正向西岸前进。如果说树林里有苏军的埋伏,这时也应该射击了。可现实是这里依然没有任何动静,一片死寂。这样的情况终于让莱曼放了心,苏军的确如他先前判断的那样兵力不足,没有对河的沿岸进行防御。

出于谨慎,一直等待先头部队踏上了河的西岸,莱曼这才慢慢爬起身来,向后一招手。顿时两百多名德军士兵从隐蔽处走了出来,迅速向河里跑去,他们早就得到了命令。只要先头部队成功过河,而这里没有苏军防守的话就得以最快的速度渡过河去,然后向下游的桥梁方向悄悄靠近。

莱曼带着自己的大部队纷纷跳入了河流之中,这段河水中密密麻麻都是德军士兵的身影,有些地方甚至只露出了德军士兵的头部和举在河水上面的枪支。而先期过河的那二十多德军士兵则开始向树林靠近,准备进树林搜索一番。

眼看着德军的先头部队已经上岸慢慢靠近苏军分队埋伏的树林,而德军大部队也基本下水开始渡河,苏军分队的指挥员终于下令射击。靠近树林的二十多名德军在毫无提防的情况下被子弹打倒,只有几名士兵反应比较迅速,快速趴在地上进行还击。

此时在下河游到河中央的莱曼一听到枪声就知道糟了,这里有埋伏!苏军很狡猾,一直按兵不动,等到自己部队的主力跳入河中正在渡河的时候才开始射击。他此时来不及懊悔,只能在河中大声呼喊自己的士兵:“快,快游到对岸!”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先上岸的那二十多名德军士兵能过坚持得更久一些,坚持到大部队上岸。

这时河中的德军士兵已经没有办法撤回到河东岸去了,只能快速向西岸游去。只要能上岸,那么还可以与苏军进行战斗,而在水中这些德军士兵由于怕手中的枪支被河水打湿一直是举着枪在渡河,此时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回击。

可是事与愿违,先期上岸的二十多名德军很快大部分被打倒在地,只有少数几名士兵在还击。而苏军的冲锋枪、机枪却在不停地射击,没有等多久,德军先头部队的最后几名抵抗的士兵没有坚持多久就被击毙了。

而此时在河中的德军士兵还在拼命向西岸游去,最前面的士兵甚至距离岸边已经不足三十米了。可就是这短短的二十多米却是最后的天堑,是生与死的鸿沟!

苏军一直隐藏起来的那辆装甲车开始发动并缓缓驶出了树林。装甲车上的机枪同时开始欢快地吼叫起来,将大批的子弹向还在河中奋力游泳的德军士兵倾泻。与此同时,苏军那个排里的三挺机枪也开始向河中的目标进行扫射,各种冲锋枪和步枪子弹也飞向河里。一时间河面上子弹入水的小浪花此起彼伏,很多德军士兵甚至来不及哼一声就被击中,鲜血将这段河面染成了红色。

由于德军士兵的数量很多,苏军的装甲车和士兵们射击的优先目标是最靠近河岸德军官兵,因为这些人已经距离岸边很近,一旦上岸就可以对苏军进行还击了。而距离河岸还有一定距离的德军士兵则威胁没有那么大,因为他们此时还举着枪,无法进行射击。

这里突然爆发的战斗的枪声在附近传播,距离这个交战地点最近的另一支苏军巡逻队从战斗一开始就听见了。枪声就是命令!为了支援友军,距离最近的那支苏军巡逻队指挥员没有犹豫,他担心友军的火力不足而德军进行强渡的部队太多,立即下令跟随本巡逻队的装甲车立即循着枪声前去支援,自己则带着一个排的士兵向战斗地点快速奔跑。

人的双腿是跑不过机械的,装甲车还是快于步兵到达战场的。新的装甲车出现在岸边对于此时在河里像被活靶子的德军官兵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绝望了。既然苏军有新的装甲车加入,那么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更多的苏军士兵。而德军士兵在河里根本无法反击,只能被动挨打,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明白现在要保命,只能快一点离开这段河面。

终于,在目睹很多战友被打死后,德军士兵们想要继续渡河的想法已经被彻底打消了。有些机灵一点会游泳的德军士兵立即丢弃了枪支然后开始潜水向下游游去。毕竟在水中对于子弹的阻力是要远远大于在空气中的,子弹入水后的动能会大大降低,因此他们潜入水中是个保命的好选择。而且此时河中的德军士兵没有被打死的还有很多,只要苏军将注意力和火力都放到了正在河里的其他战友,那么这时候悄悄地潜水逃走还不会被苏军追杀,只好牺牲别人保全自己了。

其实这也难怪,在被屠杀而没有反击能力的时候,人在死亡的压力面前总是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战友情、什么不对的任务都让它们通通见鬼去吧。只要能保住性命,这些偷偷逃跑的德军士兵心目中其他事情都变得不重要了。

等到另一支巡逻队的步兵也到达战场并加入战斗几分钟后,这场类似于单方面屠杀的战斗终于结束了。德军被射杀的尸体很快就被河流冲走了,这段河面也重新归于清净。除了岸边的二十多具德军士兵的尸体,这里一点都看不出曾经发生过一场战斗。

严大力很快就得到了报告,他感到很幸运,自己在战斗开始前的未雨绸缪终于起到了效果。他抢在了德军的前面,并且采取预防性的措施挫败了德军在其他地点渡河的企图。这让严大力感到非常得意。

但是桥梁东岸的德军并没有因此退缩,依然在向一营的阵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而且德军的士兵好像是杀不完似的,一营已经打死了不少德军士兵,但是他们能感觉到进攻的德军好像延绵不绝似的。而一营的士兵在战斗中却因为牺牲或者受伤能保持战斗力的人再慢慢变少,这样的情况让一营营长思维里琴科开始担心起来。原本一向乐观的他表情也开始凝重起来,他很担心再这么下去自己这个一营会不会被全部牺牲在这里。

在河西岸团指挥部内的严大力同样也开始担心起来,德军不顾损失的进攻看起来慢慢地起到效果了。而他手中现在除了反坦克炮与敌人那两辆坦克和两辆装甲车进行对抗外,就只剩下野战炮兵连在用炮击给一营提供支援了。把装甲连的装甲车派出去替换回来的四辆坦克现在还没有到达,无法给予东岸的一营直接的火力支援。而合成团现在只剩下三营的一个半连驻守在桥梁的西岸,也没有多余的部队能派过去支援一营。而一营的情况越来越岌岌可危了。

严大力权衡了好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孤注一掷,对特列亚毕奇尼科夫说道:“你去传达我的命令,让耶夫谢耶夫的三营派出一个连过桥对一营进行支援。桥东岸的阵地不能丢,必须要守住。”

“团长同志,这样不行啊。现在桥面上到处子弹横飞,就算是三营再派一个连过桥增援一营的话,也许会在桥上损失一半的士兵。而且这样一来我们在西岸就没有多少人了,甚至连一条完整的防御阵地都没有办法组织起来。我建议是不是等等坦克连的那四辆坦克回来后再进行增援?”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提出了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