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一十八章 德军投降

第三百一十八章 德军投降

就在费奥克季斯托夫向集团军司令部汇报了好消息后的不久,第225步兵师的一个团和一个坦克营成功地抵达了伏尔加河西岸。至此,第67步兵军成功地达成了预定作战目标,彻底将斯大林格勒地区包围圈内的南部德军七个师从德军大部队中分割出来。而第21集团军司令部在收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调整了部署,对这个分割战线的地域增加了一个步兵军的兵力,增强防御力量,以防德军南部这七个师会孤注一掷向被突击,重新与德军大部队连成一片。

顿河方面军司令部对于第21集团军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感到非常高兴。但是这只是一个成功的开端,其余好几路突击部队也正在顺利突击,兵锋所指之处德军完全没有力量进行有效的防御和反突击。其中的一个突击方向是直指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也很快冲到了斯大林格勒西郊的近接近地。

而德军内部则是一片慌乱,各个部队指挥官纷纷向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元帅进行求援,并询问该如何应对苏军发起的强大攻势。面对像雪片一般飞来的各种电报,保卢斯元帅眉头紧锁,坐在桌子旁一言不发。他很清楚,由于部队的后勤物资已经完全断绝,就连包围圈里最后一个野战机场在一个小时以前已经被苏军占领,实际上整个部队已经处于瓦解的边缘,完全没有雨苏军一战的实力了。

他想到了投降,但是,做为容克军官的荣誉和内心的骄傲让他不愿意向这个方向上继续深思下去。而现在他却想不到其他的任何办法能避免自己的部队被歼灭。

看到元帅先生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第6集团军参谋长斯密特将军建议道:“司令官阁下,是不是下令所有的部队都退缩进斯大林格勒市区进行防御?当初我们在这里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才占领了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如果苏军要强攻,我觉得他们同样会付出惨痛代价的。”

保卢斯抬眼看了看斯密特,满吞吞地说道:“问题在于现在部队已经完全混乱了,各个部队指挥官能不能有效地行使指挥权由是一个未知数。再说就算我们完全退缩进斯大林格勒市区进行坚守,需要的这么多物质从何而来?这个情况你是清楚的。而当初苏军为什么能抑制坚守,就是因为他们背靠着伏尔加河,完全可以从对岸得到人员、武器弹药和食品补给。而现在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可是现在这种状况我们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难道我们向苏军投降?”斯密特反问道。他所说的投降源自于昨天苏军的飞机在斯大林格勒市区上空投放的大量用德文写的最后通牒。在最后通牒中,苏军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上将要求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三天之内无条件向苏军投降,苏军将会保证投降德军官兵的人身安全。而如果继续负隅顽抗,最后的结局将是被歼灭掉。

这些最后通牒被撒得到处都是,德军指挥部曾经想下令将这些纸都收缴上来。但是这条命令并没有得到执行,很多德军士兵私自将最后通牒藏了起来。德军指挥部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因为从这种情况就可以看出目前德军士兵的士气已经非常低落了。

对于斯密特将军的反问,保卢斯不置可否。他只是对斯密特说道:“请你再草拟一份给陆军总司令部的电文,说明目前苏军已经开始了全面进攻和我们目前的状况。请求他们指示我们下一步的行动。还有,要提醒他们,部队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还没有什么办法对我们进行补给的话,我们将会自行做出决定。”

斯密特应声而去,他已经从保卢斯元帅的话中听出了一丝松动。看来司令官阁下已经在考虑投降选项了,只是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罢了。保卢斯口述的这份电文已经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保卢斯心中的想法确实如斯密特所猜测的那样,以目前德军的状况时不可能从地面突围的。突围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第4装甲集群攻击到顿河边上的那一天,而元首否决了突围后第4装甲集群有因为苏军的威胁不得不后撤,第6集团军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

而现在空中补给也已经断绝,因此保卢斯认为确实应该考虑投降了。为此他发出的这份电报后面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在请示陆军总司令部允许自己的部队投降。这也是他做出的最后一丝努力,毕竟如果柏林允许自己投降,那么自己还可以保存作为军人的名誉。

可是他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了元首亲自发来的回复电报。在这份电文中,元首希特勒坚决否决了给予自己自由采取措施也就是投降的权利,反而要求德军必须坚持下去,直到最后的一兵一卒。这份电报彻底破坏了保卢斯对于希特勒的最后一丝期望,看起来这位德国元首完全不顾实际情况也不顾那么多德军官兵的生命而选择让第6集团军送死。这让保卢斯非常地失望,他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

为此,保卢斯只得考虑自己决定投降了。什么军人的荣誉、什么最后的尊严他已经完全顾不上了。为了手下这么多官兵的生命安全,他也顾不上苏军是不是会遵守承诺保证不杀害战俘了,现在他必须要为自己的部下争取一线活命的机会。这也是他这个骄傲的德国陆军将领作为指挥官现在唯一能为部下做的事情。

下定决心后,保卢斯下令电台立即用明码向苏军最后通牒中指定的频率和呼号发出了投降请求。与此同时,他还是作为德军指挥官对陆军总司令部通报了自己的决定,做为对自己祖国的最后一次尽忠。

明码电报一发出,苏军就指示所有的部队停止了进攻,并用明码回复了保卢斯。通报苏军将会派出部队到保卢斯的司令部所在地受降,同时要求保卢斯下令德军立即停止抵抗,等待苏军接收武器装备和弹药。

此时正在第67步兵军司令部作战科的严大力也已经听到了顿河方面军司令部下发的最新停火指令。在最新的情况通报中,方面军司令部通报了德军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并且要求所有的部队要继续保持警惕,万一德军反悔就要就地消灭。

当然,这只是一种预防措施。可是在费奥克季斯托夫和斯托利亚罗夫等人看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德军投降是否是真心的。而严大力是了解历史上所发生的一切,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第6集团军最终乖乖地投降,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因此他彻底放松了下来,这场战争中的重要转折点终于还是来到了,并没有因为他来到这个时空而出现什么变化。

很快,与第67步兵军有战斗接触的德军部队就执行了保卢斯的命令,派出了打着白棋的军官来到苏军阵地,准备与苏军指挥员商讨如何投降和接收。德军的指挥官们不得不赶快投降,因为晚一个小时可能就会有大量的德军士兵会因为饥饿和寒冷而死在这里。

整个第67步兵军司令部立即忙碌了起来,不管是哪个部门都开始为接收德军投降做着准备工作。作战科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因为南部德军可是有七个师,投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需要做的工作也非常多,因此每个作战科的参谋都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两半来处理工作。

严大力在作战科的超然地位使得没有人能指派他做事情,涅克拉索夫更是直接无视了严大力的存在,他现在已经够忙的了,无暇或者说是无权安排严大力的工作。正当严大力无所事事的时候,斯托利亚罗夫来到了作战科,点名让严大力立即带上一个连和德语翻译跟着一名前来接洽的德军少校立即到一个德军师级司令部去受降。这才给严大力解了围,不然他还要在忙碌的同事中继续无所事事下去。

接到命令后的严大力立即穿上大衣,戴好帽子出发了。他坐上了专门派出的一辆吉普车,这辆吉普车上除了司机和严大力以外还有那名德军少校和军司令部的德语翻译。而跟随在吉普车后面的是装载着军司令部一个连和军后勤主任派出的一个接收小组的几辆大卡车。

车队在穿过战线时没有受到阻拦,一路上严大力只看见了白色的雪地和被遗弃在雪地上的各种德军装备以及倒毙的德军士兵尸体,这些尸体并不是阵亡的士兵而是被冻死的。车队又行进了约半个小时,终于到达了一个被挖掘在地下的大隐蔽部。这里就是德军的一个师司令部,也是严大力此行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