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古斯塔诺夫的特点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古斯塔诺夫的特点

原来古谢夫在战斗中发现德军找到反坦克壕的弱点后立即派人去向严大力汇报,他知道这个地方将会成为此次防御战斗的关键点。因此他没有迟疑立即组织起了他能找到的所有人员,组织了几个反坦克小组向已经攻入阵地的德军坦克隐蔽靠近。

古谢夫是随着严大力一直从乌克兰拼杀出来的老兵,参加过很多次对德军坦克的防御作战,因此他非常有作战经验。他也不管派出去汇报的士兵是不是能找到严大力,就当机立断开始组织反坦克小组,因为他知道一旦攻入阵地的德军坦克数量过多的话,步兵攻击坦克的战术就会很难实施。

当古谢夫带着自己组织的人员靠近德军第一辆坦克时,位置位于这辆德军坦克的左侧。当他发现坦克右侧出现了苏军反坦克小组后也立即派出了自己这一侧的反坦克小组,因为他知道这正是配合击毁德军坦克的天赐良机。

他完整地目睹了严大力派出的两个反坦克小组攻击失败的全过程,当时德军坦克正在向右侧转弯向右侧的苏军反坦克小组射击。这样就将坦克后部彻底暴露在了自己这边派出反坦克小组的眼皮底下,而此时这个反坦克小组已经爬到了距离德军坦克不足十米的地方。

而后面第三辆德军坦克的注意力完全被严大力派出的第二个反坦克小组吸引住了,因此古谢夫派出的反坦克小组能从容地探起起身来将手中已经划燃的燃烧瓶准确地投掷在德军坦克后部的发动机部位,最终成功地击毁了这辆刚才还在肆虐的德军坦克。

严大力派出的第二轮三个反坦克小组看到目标已经被击毁并没有退回来,他们继续匍匐前进,然后迅速地滚进了一处战壕待机。准备攻击已经攻入阵地的第三辆德军坦克。

而另一辆已经攻入阵地的德军坦克还在缓慢前进着,这辆坦克是第二辆攻入七连阵地的德军坦克,也是古斯塔诺夫带着人要击毁的目标。

严大力决定沿着战壕去那边看看,对于古斯塔诺夫少尉这个人他并不了解,对于这个科热米亚奇科派来的军官作战风格也不了解。严大力害怕他在进攻德军坦克的工程中出现纰漏,所以想去监督那边的战斗。

在最开始的战斗中,严大力感觉到了这个古斯塔诺夫的眼光不怎么样,对于战斗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差错,没有发现对苏军防御威胁最大的地方在哪里。因此他对古斯塔诺夫的作战很不放心。

等严大力找到古斯塔诺夫的时候,形势也确实如他所料,第二辆德军坦克还在边缓慢前进边射击。古斯塔诺夫派出了两个反坦克小组都牺牲在了靠近坦克的路途中,没有给这辆德军坦克造成什么大的伤害。

眼看着古斯塔诺夫红着眼想自己带着两名战士准备亲自爬出战壕,严大力来到古斯塔诺夫的身边制止了他的鲁莽行为。严大力指着正在向四处射击的德军坦克对古斯塔诺夫吼道:“您不能这样盲目地冲出去战斗。要知道我们能组织起的反坦克小组数量有限,后面还有更多的德军坦克需要我们去击毁。您这里有没有反坦克手雷?将几枚反坦克手雷绑在一起,让反坦克小组不一定靠那么近。既然直接攻击坦克的发动机不能成功,那么我们退而求其次,只要能炸断这辆坦克的履带也行。只要坦克没有了机动能力,它就只能停在那里被我们当靶子打。您听明白了吗?”

严大力的这番话让古斯塔诺夫清醒了过来,这个思路也很不错。自己怎么没有想到?看来西多罗夫上尉不愧是传说中从一开战就参加战斗的经验丰富的军官,也难怪营长科热米亚奇科大尉那么推崇他。

古斯塔诺夫用力点了点头说道:“是,上尉同志,我亲自带着人上去。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说完就开始拿起身边的几枚反坦克手雷开始捆绑。

这位古斯塔诺夫少尉看来是个比较鲁莽的人,但是作战很勇敢,不怕牺牲,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的一个基层军官。假以时日,这个少尉也一定能成长起来的,当然前提是他能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是严大力对他产生的第一印象。

严大力见古斯塔诺夫明白了自己的意图,也没再多说什么。他将眼睛露出了战壕,开始观察起德军后续坦克的进攻情况。第三辆德军坦克这时已经完全越过了反坦克壕,开始慢慢地向前行进。第四辆德军坦克也开始在加大马力越过反坦克壕那处薄弱地点了。

克洛奇科夫是怎么搞得?怎么德军后续坦克还在持续不断地进入防线而且速度并没有什么减缓。难道克洛奇科夫遇到了什么困难?严大力有些担心,但是却有点有心无力。眼前的第二辆德军坦克才是他需要考虑立即摧毁的目标,这辆坦克的威胁对七连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古斯塔诺夫并没有耽搁多久,他已经带着两名士兵分别携带着集束反坦克手雷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爬出了战壕,慢慢向那辆德军坦克爬去。严大力把思绪抽了回来,开始关注着这个反坦克小组的行动。

古斯塔诺夫的战术动作很标准,看起来是个长期在红军中服役的老兵。要知道,现在在苏联红军中战前就开始服役的老兵是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被动员后加入军队的平民,这些人只接受了一些应急的军事化训练,不管是战术动作还是在心理上都差了老兵一大截。这是苏联红军在开战后大量损失有素质兵员的现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辆德军坦克十分小心,由于己方的步兵没有跟上,坦克肯定会面临苏军步兵采用燃烧瓶和反坦克手雷的攻击。德军坦克手们很清楚苏军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对付自己乘坐的钢铁疙瘩。因此这辆坦克在行进时并没有走直线,而是不停地变换前进的方向,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苏军士兵,避免被攻击。刚才的两拨苏军反坦克小组就是这样被发现而被德军坦克机枪干掉的。

不过坦克里观察的视角始终是有局限的,总有些看不到的死角。这些死角对于坦克手来说是非常令人不安的,就算德军坦克手们再小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冒出苏军的反坦克小组给自己致命的一击。

事情的发展也遵循了一种规律,古斯坦诺夫带领的反坦克小组还是利用了坦克手观察的死角慢慢地靠近了德军坦克的右后侧。在距离坦克不足四十米的地方,古斯塔诺夫和另外两名苏军士兵扔出了集束反坦克手雷。他们发现如果再继续靠近,也许德军坦克手就会发现他们。而这个距离上由于集束反坦克手雷有些沉,他们没有办法将其扔到坦克的后部发动机,只得采用严大力所说的方法,尽量投掷得离坦克距离更近些的地方。

而反坦克手雷由于威力巨大,在设计时采用了延时引信,以避免误伤投掷人员。因此在扔出去后,反坦克手雷并没有立即爆炸,而是落在了坦克右前方大约五米的距离。而此时德军坦克驾驶员却鬼使神差地向右转了一个不算大的角度,想让其他坦克手能观察右侧的情形。结果当反坦克手雷爆炸的时候德军坦克距离集束反坦克手雷不足一米的距离。

轰的一声巨响,反坦克手雷爆炸了。金属破片以非常大的初速击中了德军坦克右侧履带的金属轮。只听到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音,这辆德军坦克右侧的履带被炸断了,像一条死蛇一样瘫在了雪地上,连带最前方的两个金属轮也被炸变了形。

德军坦克一下子停了下来,坦克里的德军坦克手们明白发生了什么。自己的末日就在不远的将来,坦克车长为了垂死挣扎,没有想逃离这辆坦克,而是开始转动炮塔想寻找躲藏在附近的苏军反坦克小组。而炮手和驾驶员就不像车长这样想了,他们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怎么能逃出去,最好能逃回自己人那边。因为他们知道坦克一旦失去了机动能力,只能是个活靶子,根本没有机会在苏军士兵的环伺下逃脱被击毁的命运。而自己继续待在这个铁棺材里根本没有一点生机。

其实这个时候在战场上很难说谁的选择更正确。如果像驾驶员和炮手那样选择逃离坦克,极有可能会面对从各处战壕中射来的苏军子弹,生存的机会很小,被击毙的可能性则非常大。而如果像车长那样选择继续留在坦克里,也只能说死亡的时间可能会稍微晚一点。而每个人的想法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是不同的,选择也是不同的,只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怎么选择都会面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