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九章 防御部署

第一百三十九章 防御部署

现在时间对于坚守卡卢加的德军来说相当宝贵,这位德军指挥官当机立断,立即下令炸毁所有不能发动的汽车和装甲车辆,准备向斯摩棱斯克突围。与此同时,他将卡卢加被苏军包围的消息也立即向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进行报告,请求派出援军和自己的部队相向进攻,接应自己的部队突围。

在德军指挥官看来,由于苏军才形成包围圈,这个包围圈还没有那么紧密,自己总能找到苏军包围圈上的漏洞而成功突围。一旦动作慢了,那么苏军的包围圈就会越来越紧密。到那时,由于德军严重缺乏装甲车辆和御寒衣物,等待自己这支部队的结局就是死亡。

不得不说,这位德军指挥官的判断非常地准确。现实情况确实如他所预料的那样,由于苏军第16集团军经过了连续几天高强度的进攻作战,部队的损失也相当地大。很多部队的伤亡率也居高不下,有些团甚至只有五个连,还不到进攻发起时的一半。而且第16集团军所属的坦克和装甲车也损失很大,除了被击毁和击伤的坦克以外,在进攻的路上抛锚的坦克也相当得多。因此虽然苏军完成了对卡卢加地区的包围,但是实际上这个包围圈的西面几乎是漏洞百出。

而且第16集团军不仅仅是要建立包围圈的对内正面,这支部队还得建立包围圈的对外正面,以防止西面外围的德军向东进攻,接应卡卢加的德军突围。面对这样的情况,第16集团军的司令员向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部汇报了包围卡卢加的好消息,同时也要求立即对本集团军进行增援,以便建立牢固的对内正面和对外正面。

在得到第16集团军的汇报后,作为全面负责整个莫斯科反攻战役的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敏锐地感觉到了卡卢加地区德军将会立即突围。为此,他立即下令隶属于西方面军的第50集团军向西加大对卡卢加地区德军的进攻力度,以求拖住这一地区的德军。与此同时,他也命令从第49集团军的部队中立即抽调三个师再加上第10坦克师来接管卡卢加包围圈的对外正面防御,让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第16集团军抽出来全部兵力建立包围圈的对内正面,堵住包围圈的漏洞并最终歼灭卡卢加地区的德军精锐野战部队。

苏德双方都在知道卡卢加被苏军包围的消息后抢时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克鲁格元帅也在调整部署,组织进攻部队,准备接应卡卢加的德军突围。这三万多精锐的野战部队他是万万不想失去的。

第172步兵师就属于第49集团军被抽调的三个师中的一个,由于这次调动非常匆忙,因此前来接管第172步兵师防守区域的友军一时半会还没到达。由于时间的紧迫,第172步兵师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在接到命令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作为师预备队的第974团。虽然季米科瓦切夫从汇报中知道974团目前其实是属于被打残的状态,但是时间的紧迫性迫使他不得不将本师仅有的能立即行动的部队通通派出去先接管一部分第16集团军对外正面的防御阵地。于是阿利亚布舍夫少校接到了师司令部的命令,带领第974团立即出发,去接管第16集团军一个重要的防御阵地。

974团虽然已经休整了三天,但是由于补充兵员和装备的补充一直优先被提供给了负责主要突击的第16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因此没有受到任何的补充。阿利亚布舍夫在师司令部的严令下不得不带着974团立即出发,而此时的974团实际上只有三营一个营和一营残余的五十来名士兵已及团指挥部的约三十多人。而且装备只有几门82mm迫击炮和五门反坦克炮,这就是974团现有的所有装备。

974团的目的地是一个标高并不算多高的小高地。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防御阵地,能够俯瞰连接斯摩棱斯克和卡卢加的公路,这条公路从小高地的右方穿过。虽然这里的积雪不深,只有不到十公分,但是这条公路上到处都是被击毁和遗弃的德军车辆和坦克残骸,这是第16集团军这次突击进攻后留下的遗迹。公路上以及公路两侧的雪地里到处都是已经僵硬的德军士兵的尸体。由于天气寒冷,风很大,因此这里不像其他季节的战场一样充满着尸体散发出来的臭味,空气反而很清新。

等到974团到达这里后,原来留守在这里的第16集团军的一个营立即移交了防务并开走了。阿利亚布舍夫少校在这个坡度很缓的小高地上设立了团指挥部,并立即召集团里所有连以上的军官开会,商议怎么布置防守。

现在团里的军官除了团指挥部里的阿利亚布舍夫少校和克洛奇科夫大尉外,主要就是三营的几名营连长了。因此严大力虽然不愿意出现在阿利亚布舍夫面前,但是还是不得不出席了团指挥部内的会议。在去团指挥部的路上严大力就决定在这次会议中自己绝不多说一句建议,执行团里的命令就好。免得再次加深阿利亚布舍夫心中对自己的不满,毕竟自己还要在974团里继续混下去。

在原本高地上的简陋隐蔽部里,会议召开了。在会上主要是团参谋长克洛奇科夫大尉在部署,阿利亚布舍夫很少说话。看来这两位团的主要指挥员已经达成了共识,严大力心里暗暗在想,也不知道自己的七连会被部署到什么地方来防守。

克洛奇科夫大尉是个优秀的参谋军官,他已经把这一地区的大比例军事地图翻出来铺在了隐蔽部内的一张木桌上,开始说起了他的部署方案。团指挥部设置在小高地上,并且在小高地上还设置有三门反坦克炮,专门瞄准那条主要的公路。而三营的九连也被部署在这个小高地上,作为主要防御力量。一营残余的五十多名士兵有团作战参谋带领部署在小高地东部的背面,作为预备队。

而科热米亚奇科大尉带领的三营连部署在公路对面的荒原上,防线也主要朝着公路已经西面,配置两门反坦克炮。这样可以与小高地上的九连对这条公路形成交叉火力,在团里的指挥员们看来,德军如果要进攻主要的突击方向就在这条公路上。连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与自己右侧的第16集团军部队建立联系,以保证防线的连续性。本来右侧应该由172步兵师的其他部队来接管的,只是由于172步兵师的这些部队还没有撤出原有的防御地域机动到这里,因此还是由第16集团军的部队继续防守,直到第172步兵师的部队到达并接管。

而严大力带领的三营七连则被部署到小高地的左边,防御阵地面向正西方向。这里也是荒原,没有什么树木遮挡,甚至连灌木丛都没有。七连的防守区域是被团长阿利亚布舍夫少校亲自指定的,在他看来,这里并不是德军将要发起进攻的主要方向,因此七连的防守区域不算重要,防线也相当得长,足有百米之多。七连还需要和左侧的第49集团军另一个师的防御部队建立联系,以保证防线的连续性。由于团指挥部判断七连的防守区域不会是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因此七连没有被配属反坦克炮,只有三门迫击炮。

听到这个部署方案,严大力心里有些不安。这个方案明显是将自己所带领的七连置于很次要的位置,而且兵力被拉得很开。以现在七连一百来号人来防守这么长的防线,平均每个士兵要防守七米的防线,而且还没有配属反坦克炮。这样的防御和纸糊的差不多,德军甚至可能一个冲锋就能击穿七连的防御阵地。显然,这很可能就是阿利亚布舍夫对于自己这个刺头的一种惩罚。

想到这里,虽然严大力最开始打定主意不想发表意见,这时也不得不开口了:“我们七连的防守区域过大了,这样七连的力量会被严重分散。如果德军将主要突击方向选择在七连的防线上,我们很可能没有办法挡住德军的进攻。我建议将一营的那五十多名士兵也部署在七连的防守区域,并配属反坦克炮。这样才有利于我们防守。”

严大力这话是在克洛奇科夫大尉说完自己的部署方案后才提出来的。他也主要是对着这位团参谋长发表意见,并没有直接面向团长阿利亚布舍夫。严大力还是向尽量不向阿利亚布舍夫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而严大力这番话在参加会议的每个人心中都引起了思考,现在这样的部署方案是不是很合理?当然在与会人员中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想法,有些人支持原有的部署方案,也有人觉得严大力提出的建议需要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