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2章 捕鱼的人(1 / 2)


夜幕降临。

内阁首辅胡牧山用了晚饭,沿着后花园那十来株美丽的辛夷花树朝后行去。服侍的老管家挑着灯笼,小心照着路。

绕过花树后小小的池塘,靠近后院墙的假山与藤蔓花草小心遮掩着一间不起院的院子。这是胡牧山的内书房。

院外看守的护院上前见礼。胡牧山摆了摆手,提襟迈进了门槛。老管家安静地跟进去,将院门关了,站在了门口。

院子很小,正面是一排三间正房,左右两侧各有一间厢房。

胡牧山独自进了正房,掩上了房门。

打开墙角的柜子。胡牧山从衣襟内取了柄钥匙,熟练地在柜壁上找到了锁孔一拧一推,柜壁像一道门轻轻被他推开。他提着盏小巧的琉璃罩灯盏走了进去。

在通道里走了片刻就到了尽头。他再次推开一道门出去,出现在一间极阔的房间里。

五间打通的厅堂极其宽敞,书架密密堆到了顶,摆满了书籍。

屋顶没有搭卷棚设承尘,露出高高的房梁。室内正中摆放着一张极其宽大的书案,足足占去了两间屋子的长度。书案正中放着一盏烛台,灯光不弱,却无法将五间厅堂映亮。书案另一头坐着个男子,昏暗的灯光模糊了他的面容。

胡牧山走到书案旁,将手里的灯盏放在了桌子上,吹熄烛火,坐了下来。

两人隔着长长的书案沉默的对坐着。书案尽头的男人扭动着脖子,看着四周高大的书架发出一声叹息:“没有再送书来了。”

胡牧山明白他的意思,苦笑道:“总算没有再送书来了。”

幸亏陈瀚方查看的是御书楼收藏的杂书。就算是这样,两年间换掉的书也堆满了五间厅堂。总不能将御书楼全部的书都给淘换了。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对面的男人吟出了陈瀚方出的试题,微嘲地说道,“陈瀚方忍不住了。看来他也没有找到书里的东西。”

胡牧山佩服的朝对面看了过去:“您目光深远,多年前就在国子监布下了眼线。那时您就知晓陈瀚方有古怪?”

那人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当年于红梅出宫,去了一趟国子监。我一直想不明白她去国子监做什么。如今看来,她是去找陈瀚方。”

胡牧山微笑地奉承道:“您深谋远虑。”

“小心谨慎一点总是好的。我的人在国子监盯了那么多年都没有发现端倪。也许于红梅只是无意中经过。这么多年,我本已放弃。若非两年前皇上亲政后派禁军保护御书楼,安插进去一个百户。也不能发现陈瀚方有古怪。盯着他,这才找到了梅于氏。所幸不晚,赶在梅于氏开口前灭了口。”

“梅于氏死了。陈瀚方还有留着的必要?”胡牧山看向对面阴影中的男人道,“此题一出,有心人都能嗅到其中的味道。依本官看来,断了这条线才算安全。”

“陈瀚方的命已如蝼蚁。”那人望着四壁的书,话语里露出不甘与愤怒,“他在找什么呢?于红梅那贱婢一定留了东西给他。这东西万不能流落出去。”

胡牧山轻声说道:“陈瀚方已经忍不住了。他这道题,不是给新监生们出的。是有意透露,想把水搅混了。”

那人冷冷说道:“从前陈瀚方是我们想钓出的鱼。如今他已经变成了鱼饵。他想搅混了水,我也想看看这水底下究竟还藏着多少条漏网的鱼。东厂的眼睛不是瞎子。谭诚的义子已进了国子监。一石二鸟之计。他也在等着捞鱼。”

胡牧山沉默了会,赞同了对方的话:“做渔夫也不错。”

鹤蚌相争,最终还是渔夫得利。

那人转移开话题:“你亲去穆家吃了碗面,还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