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44节(2 / 2)


  所以,仅秦以宁一人,就至少需要得到十五张船引,才能让手下的大船尽数出海。

  秦以宁都是如此,更别说其余专注海贸的商队了。

  有那由南洋海贸发家的巨贾,手下最大的商船甚至已近五千料。

  这些常年以海贸牟利的巨贾们,他们手中船队加起来,其规模堪比大炎水师。

  这还是在大炎对商贾们持打压态度的情况下,对方皆尽所能控制了船队规模的结果。

  可想而知,这二百张船引放出去,会引起什么样的争抢。

  不过,这第一批出海的商船上,可是要装配火器的。

  想要拿到船引,首要条件就是须得和朝廷关系密切。

  这么一层层筛下去之后,最终脱颖而出的最大赢家,便是皇商范家。

  范家原便是出身两广,由海贸发家。

  后又看准机会,送了女儿入宫。

  那范家女儿也是争气,前些年太子刚去那会儿,各宫嫔妃都插了一手,唯独她一路不争不抢,悄没声儿地诞了个公主。

  后头太子的事情过去了,宫中手脚不干净的嫔妃也去了不少,她便异军突起,从一介商家女,成了永兴帝的淑妃。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范家自然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了皇商。

  这回朝廷组织商队出海,独范家一家,便直接拿下了八十张船引,占了近半数的量。

  秦以宁借着她的姓氏,以及和穆空青的关系,也成功跟上喝了口汤。

  原本秦以宁能拿到五张船引,让她手下最大的那艘商船跟上船队,便已经算是幸运了。

  但耐不住她嫁的人是穆空青。

  而穆空青又恰好因着船引定价一事,在大小两位谢大人那儿赚了个小小的人情。

  所以在文、钱两位大人的默许下,穆空青硬是又从中活动出了五张船引的份额。

  这样一来,秦以宁手上便握了十张船引。

  船引售出,得到船引的几家也纷纷收到了“关系”们的暗示,开始在东南沿海走动,谋得一些能为自己的商船增添保障的违/禁物品。

  而此时的秦以宁,却有些面带犹豫地找上了穆空青。

  “你是说,想要亲自南下?”穆空青有些讶异。

  眼下看着出海之事确实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等到各家船队统统装配好火器,准备好物资,这中间没几个月也是下不来的。

  况且,就算是一切都备好了之后,也还须得等到风向合适之时,方能扬帆出海。

  秦以宁此时便要南下,未免也太早了些。

  秦以宁却也有些无奈:“秦家的势力本也不在沿海一带,我手上的船队,还是母亲这些年自个儿经营起来的。”

  这回她南下,可不是平日里出去几天那种。

  说不好,秦以宁就得在南边,一直待到船队出海为止。

  所以,秦以宁要离开京城这么久,作为穆家明面上的主母,哪怕他们并非真正的夫妻,她也该问问穆空青的意见才是。

  秦以宁叹道:“朝廷虽有暗示,但……也没那么容易。若我亲自过去,说不准还能叫人卖我三分薄面。可若只是手下人出面,那必定是不够的。”

  也是。

  此事涉及火器,且所需数额还不小。

  即便沿海官员都心知肚明,也不可能手松到将这么大一批火器,交给别家下人处置。

  怎么也得有个正经管事的主子出面才是。

  可惜,秦以宁母女俩在秦家的人缘儿可不算好,根本找不到信任的人替她们出面。

  穆空青却误会了秦以宁的意思。

  穆空青想了想,道:“我有一同窗好友,如今正在东南沿海一代为官。你若是要南下,可以对外说是去探望故友。到时我给他修书一封,让他为你遮掩一二便是。”

  穆空青说的这人,自然就是赵仟了。

  赵仟当初考了同进士,自知前途有限,也不准备在翰林院里熬着,连朝考都没参加,便直接收拾包袱赴任了。

  赵仟为人风流,二十多岁也不肯娶妻,成日里沉迷给花娘们写词作曲。

  好容易他如今成了正经的朝廷命官,那青楼楚馆也去不得了,他娘亲便直接追去了东南,势必要盯着他到成亲为止。

  赵仟被逼得没辙了,索性便娶了当地地主家一位名声不好的女儿。

  婚后赵仟送走了自己亲娘,又开始了自由自在的日子。

  而他娶的那位小姐,也在赵母走后照旧在外行商,只拿赵仟那儿当个客栈使。

  说起来,赵仟和他妻子的相处方式,还当真同秦以宁和穆空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秦以宁也没想到。

  她只是来询问穆空青是否同意她远行。

  可穆空青却直接将她南下的借口都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