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正文 分节阅读252


  “祁局,李茜在这段里面提到的那个教堂执事彩霞你听着是不是耳熟。”
  张浪进一步提醒道。
  “彩霞,这名字太烂了,到处都是……”
  忽然祁顺东似乎有所触动。“张彩霞!你说日记里的那个女人是张彩霞!”
  张浪很满意这种效果,微微一笑道:“如果说在这断日记里这个名字只是引起了我们的联想,那么请听下一段。”
  张浪翻过几页日记,找见了自己做了记号的那一页,念道:“今天下午,突然接到彩霞的电话,她说晚上汤姆要召开一个核心成员讨论会,让我晚上十点钟准时到教堂。我知道肯定是有什么重大问题,一般的问题彩霞就能解决,再大点的问题她和汤姆两个人一商量就可以解决。凡是需要所有核心成员讨论的,当然是关系到所有会员重大利益的问题,这是汤姆从美国引进的管理方式,就像个董事会,汤姆是董事长,彩霞是董秘,而我相当于董事局成员。
  我知道,这样的讨论会结束以后,会有个核心成员之间增进友谊的仪式,每个女人都可以和一个男人单独在地下室的小房间里交合一次,我今天晚上希望能把自己献给主的仆人汤姆,我已经有一阵没有被他滋润过了。
  还没有下班,我就提前回家做准备了,洗李敖澡,特别是仔细清洗了那个地方,不知怎么搞的,三十岁以后,那里不洗的话就有股不好闻的味道,也许和年龄有关,还是年轻的时候好啊,刚结婚的时候,震宇特别喜欢舔我那里,说是有股香气,谁知道随着年龄增长会变了味道呢。
  正当我岔着双腿坐在床上往哪个地方喷香水的时候,震宇回来了,看见我的样子就把我按在床上,不管我怎么解释硬是弄了我一把,害得我又重新洗过,我知道他是在嫉妒我,因为他没有进入董事局。
  没想到这次讨论的问题竟然就是彩霞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彩霞的情人想往教堂的捐款账户打进一千万资金,其中一百万算是捐给教堂,剩下的钱等资金到帐后转还给她的情人。开始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个好事,一百万的捐款可不是小数目。
  但是,我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文章,如果真是这么好的事情还用得着大家讨论吗?彩霞和汤姆就可以做主了。
  果然,汤姆说,彩霞的情人因为违反政府法律,目前在逃亡中,而这笔钱也是不合法的,本来,汤姆是不同意的,可是彩霞最后说服了他召开这次讨论会。
  后来彩霞说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并且分析了可行性以及潜在的危险,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如果财务上能够合理规避法律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彩霞的话还是给了大家信心。她说:“他的情人是否有罪,应该有主来判定,如果主认定他有罪的话,自然会惩罚他,而不是由自己的同胞来实行这种惩罚,现在,他来求助主的庇护,如果我们拒绝了,那么主的仁慈在哪里?‘彩霞的话说完以后,会议室里一阵沉默。”




  第40章 日记研究

  张浪念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祁顺东,只见他就像是呆住了一样,手里的烟头都快烧到手指了还浑然不觉。
  “祁局,你觉得这三条能不能大概勾勒出教堂纵火案的轮廓。”
  张浪合上日记本问道。
  祁顺东醒悟过来,把手中的烟头在烟灰缸里掐灭,刚才的那段日记对他的感觉来说可以用震惊两个字来形容。
  张彩霞这个名字祁顺东当然知道,他还记得当初尚融正是通过一段有关丑女人和漂亮女人的扯淡言论,暗示郑刚在张彩霞那里,并最终导致了郑刚的落网。只是,郑刚落网以后,这个女人就渐渐淡出了他的视线,因为通过调查,他发现这个女人在郑刚携款潜逃案里最多也就是个窝脏罪,和郑刚案子本身并没有联系,他内心甚至挺同情这个女人,因为他在郑刚案中基本上可以说是个受害者。既然她与郑刚案无关,张彩霞自然就在祁顺东的眼里失去了价值。
  后来祁顺东听说张彩霞被法院以知情不报罪判了个三缓三,当时他觉得法院的量刑适当,但是罪名不能成立,严格说来张彩霞应该是窝赃罪,据说她是被零口供宣判的,既然是零口供怎么解释知情两个字呢。不过,法院不归他管,所以他的意见也只能放在肚子里,但总的说来,在祁顺东的潜意识里他没有把张彩霞归类为罪犯,基本上是把她看做一个掉进感情漩涡的糊涂虫。
  郑刚逃跑以后,按照公安机关的习惯追捕方式,罪犯的家属亲戚朋友自然是重点监控对象,当时,祁顺东还是局里的刑侦处处长,郑刚专案组的副组长,对于祁顺东这样的老刑警来说为什么会忽视了郑刚的情人兼同案张彩霞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张彩霞出狱的时间要比郑刚的逃跑时间晚的多,张彩霞出狱的时候,郑刚都已经在公安机关的视野里消失了半年多了。第二个原因则完全是因为祁顺东的主观臆断在作祟,他本能地认为,郑刚有可能找任何人联系,绝不会愿意和自己的同案藕断丝连,这也符合侦查学上一般逃犯的心里。但是,他忘记了抓郑刚那天晚上郑彩霞那声歇斯底里的呐喊。
  可以说,在后来的案件发展过程中,祁顺东几乎是把张彩霞给遗忘了。今天,当她的名字出现在这桩惊天大案中,他能不震惊吗,他能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吗?
  “说出你的结论。”
  虽然祁顺东已经明白了张浪的意图,但还是想再听他说一遍。
  “结论就是9?12纵火案起因于一笔巨款的争夺。纵火者就是尚融,当然他不会亲自操刀。”
  张浪简单地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但是。”
  祁顺东想唱唱反调,以便理清自己的思路。“纵火案和转移赃款案虽然都和教堂有关,但是,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可以看做是发生在同一个地方的两个案子,换句话说,是在纵火案的侦破过程中又挖出了转移赃款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挖出萝卜带出泥,但是萝卜就是萝卜,泥就是泥,你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张浪反驳道:“也不能说是一点联系都没有。动机也是一种看不见的联系。日记中所说的'彩霞'的情人肯定指的是郑刚,这点不存在异议吧。”
  祁顺东点点头。
  张浪继续分析道:“那么郑刚的一千万是从哪里来的?是谁给他转过来一千万?是尚融。这也不存在异议吧。”
  祁顺东又点点头。
  “好,那么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尚融要给郑刚一千万?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当然是迫于郑刚的压力,因为郑刚是尚融的污点证人,事实上郑刚肯定对尚融进行了威胁。所以,尚融是被迫无奈之下才答应或假装答应给郑刚这一千万。这点你是否同意。”
  祁顺东就像小学生一样,再次点点头。
  张浪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在这笔巨款的交易过程中,对于一名在逃的罪犯来说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资金账户,这个账户必须安全可靠,钱打进去还必须能合法地拿出来,这对郑刚来说几乎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冒险找到了张彩霞。正如那段日记里记录的那样,张彩霞利用自己在教堂的影响力以及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所谓的核心成员,当然这里面也有这些成员贪财心理的因素,总之,郑刚在张彩霞的帮助下拿到了许可证。”
  “你接下来的意思是不是想说尚融不想打这笔钱,所以干脆一把火烧了教堂,那尚融既然答应了为什么又要反悔呢。”
  祁顺东提出了一个问题。
  “其实,我认为从头到尾尚融压根就没有想过要付钱,只是迫于郑刚的压力才假装答应的,因为他不相信郑刚能找到打钱的账户。所以,当郑刚告诉他账户已经准备好并让他打钱的时候,他傻眼了。”
  祁顺东紧跟着问道:“主动权在尚融手里,他可以拒绝支付,即使受到郑刚的压力也比冒险烧死几十个人强多了吧。”
  “我认为,尚融有种侥幸心理,他认为教堂失火,郑刚就没有理由追究他不打款的责任。其实,我觉得烧死这么多人也是在尚融的预料之外,对他来说也是个意外,他的本意是放把火,让教堂成为一个关注焦点,那样就失去了安全可靠的账户要求,同时,教堂的负责人也会改变主意,总之,尚融就是要在暗地里搞破坏,又让郑刚抓不住他的把柄,这样,等郑刚下次再找到合适的账户时又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




  第41章 窗口灯光

  祁顺东和张浪的辩论进行到这里,两人都似乎体会到了对方的兴奋之情,特别是祁顺东,只要是和尚融挂边的事情都感兴趣,而日记里的描述岂止是挂边,简直就是尚融犯下的另一个严重罪行。
  当9?12纵火案发生以后,他确实很是苦恼了一阵,鉴于新案子的严重性和破案的紧迫性,他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纵火案的侦破上,尚融就几乎无暇顾及了,没想到绕来绕去居然又回到了他的身上,这样,两个案子又成了一个案子,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吗?不过,他嘴上却仍和张浪唱着反调。
  “我总觉的动机并不是很明显,我倒是认为他和郑刚之间其实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我也可以说这个账户压根就是尚融通过张彩霞替郑刚物色的,别忘了张彩霞和尚融也是同学,并且在张彩霞坐牢以后,尚融对他可是很关心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那些推理就不能成立。”
  “这很容易搞清楚,我准备传讯张彩霞,理由是她组织、参与非法淫乱,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账户是怎么回事。”
  张浪说道。
  祁顺东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几圈,忽然站住说道:“我还有最后一个疑惑,既然纵火案有可能就是尚融干的,那他应该尽量不让这件事和他扯上任何关系,不让别人联想到他,可是,他的情妇林紫惠却高调捐款五百万重建教堂,明眼人谁都可以看出来,林紫惠肯定是按照尚融的授意这么做的,你说,尚融这样做图什么?”
  张浪这次好像被祁顺东问住了,摇摇头说道:“罪犯有时也往往出人意料,也许是在为他后面的阴谋铺路子,也许就是个烟幕弹,只是这个烟幕弹也实在大了一点,一下就五百万啊,有这个钱还不如把那一千万痛痛快快给郑刚得了,何必多此一举,既烧教堂又迫不及待地出资重建呢?”
  祁顺东冷笑了几声,肯定地说道:“你刚才的话正是尚融要给我们传达的信息,他为什么舍得一下出那么多钱,如果这把火是他放的,那么他一定看见了案件的严重性,或者出乎他的预料,所以他忍痛甩出五百万,把他放火的动机消于无形,这就是尚融的狡猾之处,也不能不说是他的高明之处。我看不必犹豫了,马上传讯张彩霞,我想你不会没有对她上手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