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百二十九章 会战(1 / 2)

第八百二十九章 会战

? 甘宁(三国志11)少年有力,读诸子,18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建安九年(204年)率八百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

建安十年(205年)转托黄祖,黄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

建安十三年(208年)归吴见用于孙权,大有作为。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百骑袭曹营,孙权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智勇双全,战功显赫。

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吴主赏识,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折冲(常胜)将军。

甘宁有子甘瓌,但是后来因犯罪被罚迁徙到会稽,不久就死了。东晋初期荆州牧镇南大将军甘卓是甘宁后代。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简要介绍甘宁(三国演义动画版)吴折冲将军、西陵太守。

少有气力,好游侠,使一把天龙霸风刀和黄金锚。曾聚合一伙轻薄少年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

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到了。时人以

“锦帆贼”呼之。后读诸子,率八百健儿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

欲投江东但为黄祖留于夏口。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

但仍不获重用,得苏飞之助得入江东。为周瑜和吕蒙所荐得以获孙权接见,其对答令孙权赞赏,受重用。

后从攻曹仁于南郡,随镇益阳拒关羽,从攻皖城获朱光,于合肥奋战保孙权等战立功。

濡须时更以百人袭曹营,事后孙权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仗义疏财,夷陵之战前后病死,其军为潘璋所并。

孙权:“甘兴霸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

“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甘宁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

“渠帅”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

“锦帆贼”。后来在刘璋初即位之时联合沈弥、娄发起兵造反,被赵韪镇压,落败投奔刘表,不过没被录用。

后来辗转留在了黄祖镇守的夏口,也不受到重视。东吴军前锋凌操打败黄祖部队时,甘宁带领自己的人马协助黄祖撤退,并且射死凌操。

虽然有苏飞屡次推荐,但是黄祖对于立功的甘宁仍然不加以奖赏,甘宁最终投奔东吴。

东吴重臣周瑜、吕蒙非常赞赏甘宁的才能,主公孙权于是对甘宁刮目相看,与老臣一般对待。

甘宁于是献计分析形势,认为刘表无远虑且子嗣无能,部将黄祖已老迈,可以再起兵攻打,破夏口图荆襄,最终目标巴蜀。

孙权不顾长史张昭的反对,决定出兵第三次攻打黄祖,结果一举擒获黄祖、苏飞等主将。

甘宁念旧情,求孙权赦免了苏飞并继续任用。208年赤壁之战,甘宁是都督周瑜帐下的大将。

攻打南郡时,甘宁献计偷袭夷陵得手,但是自己不足一千人马却被曹仁的五六千人围困在城内。

曹军连日箭如雨下,将士惧怕,但是甘宁谈笑自若,一直守城到周瑜的大军前来解围。

之后甘宁跟随鲁肃在益阳防备关羽,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

甘宁自称只要八百人前往驻守,关羽听到他的名号就不敢过河,如果敢过也要被他俘虏。

于是鲁肃拨一千人由甘宁率领,关羽果然不敢过河,在河对岸扎营,这个地方后来称为

“关羽濑”。孙权知道甘宁的功绩后,封他为西陵太守,实际领阳新、下雉两个县。

甘宁在攻打皖城时手持铁索身先士卒爬上城墙,为破城立下大功,被封为折冲将军。

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战,吴军在合肥城外逍遥津与曹操手下大将张辽作战,遭遇大败,士气大挫。

甘宁与凌统、吕蒙、蒋钦等将领死战保护孙权,甘宁军鼓号大作、鼓舞士气,得到孙权赞许。

此后曹操亲自到达濡须口,号称四十万大军。甘宁被命令带领三千人马为前部先锋,迎战曹军。

晚上甘宁选了一百个精锐部下,与他们一起喝酒,然后二更时偷袭曹营。

曹军营内大乱,等到匆忙点起火把准备迎战,甘宁小部队早已经斩杀敌军胜利返回了。

这次突袭大振吴军士气,扭转了逍遥津失利的影响,孙权感叹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详细介绍甘宁

“少有气力,好游侠”(《三国志·吴书·甘宁传》)。但他不务正业,他常聚合一伙甘宁(三国群英传OL)轻薄少年,自任首领。

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

时人以

“锦帆贼”呼之.甘宁在郡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名声。他一出一入,威风炫赫。

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

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

(先是甘宁先是在刘焉手下作官,人们说刘焉搜刮民脂民膏,甘宁为百姓报仇,刺杀刘焉,没成功,便东投。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后甘宁不再攻掠别人。他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便率领八百多人,去依附刘表,留驻南阳。

刘表是东汉末年颇有名气的

“八俊”之一,时为荆州刺史。但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分析刘表终不能守住荆州一样,甘宁也发现刘表不习军事,在当时天下不宁、群雄纷争的形势下,终将无成。

这时,他听说孙权在江东

“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便决定前去投效。

甘宁路经夏口(今湖北武汉),部队不得过,只好暂且依靠江夏太守黄祖。

建安八年(203年),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将兵为其断后。

他沉着冷静,举弓劲射,射杀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孙军不敢再追,黄祖性命这才得以保全。

甘宁立下大功,可黄祖仍不重用,甘宁也想弃之而去,只是没有一条万全的途径,因而,独自忧愁苦闷,无计可施。

苏飞察知甘宁之意,邀请甘宁,置酒欢宴,酒酣之际,对他说:“我数次推荐,主上不肯任用您。日月流逝,人生几何?应该早做长远打算,寻一个知己,成一番大事!”甘宁停了一会,说:“我也想走,可惜没有合适的机会。”苏飞说:“我请主上派你去做邾(今湖北黄冈西北)长,那时,你可以自己决定去就。”甘宁非常高兴。

于是,苏飞提出让甘宁任邾长,黄祖同意。甘宁招回原来离去的一些手下,又聚集一些愿意相从的人,带着他们投奔了孙权。

由于周瑜、吕蒙的推荐,孙权对甘宁十分器重,对待他如原来那些老臣一般。

甘宁心情愉快,立即向孙权献计:“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孙权很赞赏这一意见,坚定了用兵的决心。时张昭在座,对甘宁的意见不以为然。

他说:“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甘宁不客气地反驳:“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忧乱,奚以希慕古人乎?”孙权见二人争执,就举杯向甘宁劝酒,并说:“兴霸,今年行讨,如此酒矣,决以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建安十二年,(207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三国志·吴主传》此次战斗没有彻底展开,原因是孙权的母亲病危,而不得不撤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第三次西征黄祖,战斗打的很激烈,但最后果然擒获黄祖。

胜利后,孙权分拔一支部队给甘宁指挥,屯兵当口。孙权攻破黄祖,曾做好了两个匣子,用来盛黄祖和苏飞的首级。

苏飞托人向甘宁求告。甘宁说:“就算苏飞不说,难道我甘宁会忘记他的恩情吗?”时孙权摆酒,为诸将庆功。

甘宁走下席位向孙权叩头,血泪交流,对孙权诉说苏飞过去对自己的恩义,并且说明:“甘宁我如果不遇苏飞,早已死填沟壑,当然也就不能尽忠报效您了。如今苏飞罪当斩杀,我冒昧地向您求情,免他一死。”孙权感动,说:“我可以放过他,可是他若逃跑,怎么办呢?”甘宁担保:“苏飞免受斩杀,受您再生之恩,即使赶他走,他也不会离开,哪有逃跑之理!如果他跑了,就把我的首级代替他的装入匣中!”孙权同意甘宁的请求,赦免了苏飞。

同年冬,曹操进兵荆州,甘宁跟随周瑜在乌林大破曹操(参见赤壁之战),立下了战功。

接着,又到南郡攻打曹仁,但未能攻克。甘宁献策,由他率兵从小路取江陵上游的夷陵(今湖北宜昌),以便东西夹击曹仁,迫使其北撤。

周瑜命他统兵前往,甘宁日夜兼程,果然一举占领,于是,据守城中。

曹仁见势不妙,立即派五六千人去围攻夷陵,企图一举夺回这一战略要地。

时甘宁手下只有数百军士,加上破城新增的兵员,也不过一千人左右。

曹军在城外搭设高台,连续几天,从上面向城中射箭,箭密如雨,军吏胆战心惊,唯甘宁谈笑自若。

甘宁派人出城向周瑜求援。周瑜采用吕蒙之计,率领众将前来解除了夷陵之围。

曹仁部众损失过半,连夜逃遁。途中又遭到截击,丢失战马三百多匹。

甘宁乘胜追击,准备与曹军决一雌雄。曹仁不敢再战,全军撤回北方。

赤壁之战后,周瑜、甘宁曾力劝孙权西取巴蜀。孙权犹豫不决,去征求刘备的意见。

刘备早有占据巴蜀的打算,便巧妙地加以劝阻。孙权坐失良机,致使西蜀落入刘备之手,追悔莫及。

后甘宁随鲁肃镇守益阳(今湖南境内),抵挡关羽。时关羽兵盛,号称三万,并自选精兵五千人,在上游十余里长的浅滩集结,声称要乘夜徒步过渡。

鲁肃召集诸将商议对策。甘宁当时有三百兵丁,说:“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鲁肃当下选一千人给他。甘宁连夜赶到上游设防。关羽闻甘宁来,见对方有了准备便放弃了渡河计划,而在岸上捆扎柴木作为军营。

后人则把此地称为

“关羽濑”。孙权嘉奖甘宁的功劳,拜为西陵太守,统阳新、下雉两县。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率四十万人马攻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南),饮马长江。

孙权率兵七万迎击,派甘宁率三千人为前部督。孙权密令甘宁夜袭曹营,挫其锐气,为此特赐米酒。

甘宁选精锐一百多人共食。吃毕,甘宁用银碗斟酒,自己先饮两碗,然后斟给他手下都督。

都督跪伏在地,不肯接酒。甘宁拔刀,放置膝上,厉声喝道:“卿见知于至尊,孰与甘宁?甘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都督见甘宁神色严厉,马上起立施礼,恭敬地接过酒杯饮下。然后,斟酒给士兵,每人一银碗。

至二更时,甘宁率其裹甲衔枚,潜至曹操营下,拔掉鹿角,冲入曹营,斩得数十级还。

孙权大喜,赏甘宁绢一千匹,战刀一百口,并增兵二千。曹操见难以取胜,驻了一个多月,便退回北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