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一章 惊见故人庶母酸(2 / 2)

“母亲,弟妹她胸口发闷,有些不舒服。”岳氏替陈氏解释道。

“既然不舒服,你就该召良医来瞧瞧,讳疾忌医,小病都会拖成大病。”昭平县主道。

陈氏缓过劲来,用丝帕按了按嘴角,道:“母亲,儿媳没有不舒服,是刚才多吃了几口鱼,现在有些反胃恶心。”

“恶心?好端端的怎么会恶心?”邵夫人蹙眉问道。

昭平县主眸光一闪,问道:“你这样恶心有几日了?”

陈氏低头想了想,道:“有七八日了。”

“哎哟!”小李夫人叫了一声,“五夫人莫不是有喜了吧?”

“五夫人,你的小日子多久没来了?”岳夫人高声问道。

陈氏被这私密的问题弄得羞红了脸,声如蚊蚁地道:“已经迟了半个月了。”

“这八成是有身孕了。”邵夫人喜形于色,邺孝恭虽有了一子一女,但多子多福,陈氏所生又是嫡子,“除了恶心之外,你可有觉得身子……”

昭平县主轻咳几声,打断了邵夫人的话,示意众人收敛点,这里还有许多未经人事的姑娘,有些话不好在姑娘们面前说的,“扶五夫人去厢房休息,去召良医进来给五夫人瞧瞧。”

陈氏被侍女扶了下去。

话一传出去,良医就赶到了,诊过脉。侍女来回禀,陈氏已有两个月身孕。邺孝恭去了赫国,这个好消息暂时没办法通知他。

“说起来少夫人进门也有六七个月了,怎么还没喜讯传来呢?”小李夫人看着宋箬溪的肚子,笑问道。

宋箬溪对小李夫人一直针对她没有感到奇怪,李鸾儿的事,令小李夫人耿耿于怀,今天找到机会了,再说闽国也送了姑娘来,这些人一直都没有放弃给邺疏华塞女人的念头,淡然一笑,问道:“李庶母今年贵庚啊?”

众人皆愣,不明白她问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宋箬溪并不需要小李夫人的回答,接着道:“李庶母保养的真好,看起一点都不象是年过五旬的人。”

“你胡说什么,我今天才三十一岁。”小李夫人怒道。

“李庶母才三十一岁啊!那怎么头上会有白头发了呢?哦!”宋箬溪接长音,做恍然大悟状,“我明白了,是操空心操得太多,所以人就老得快,容颜憔悴,早生白发。”

“噗哧”邺淑婷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小李夫人又气又怒,正要反讥回去。

昭平县主站起身道:“时间差不多了,回正厅吧!”

小李夫人只得把话吞了回去,气得高耸的胸脯起伏不定。

下午要比试两场,首先比的是字,都说字如其人,能从字里行间瞅出书写人的性格和品行。

“毓娴,你来出题吧。”昭平县主笑道。

“是。”宋箬溪起身应道。

姑娘们的目光都落在宋箬溪身上,昭平县主此举,让众姑娘知道这位少夫人甚得婆婆欢心。

宋箬溪沉吟片刻,笑道:“昨日是夏至,就请诸位姑娘在两炷香的时间里写一首夏至诗吧!”

一般人家对闺阁女子的要求就是针织女红,并不要求姑娘读书识字。这次是来参选公子夫人,不是少城主夫人,五国送来的姑娘们大多是高等官员家的庶女和低等官员家的嫡女,她们粗通文墨,并不擅长诗词歌赋。

宋箬溪让她们写诗,令大多数姑娘面露难色。

“请问少夫人,是要小女自己做一首诗吗?”一位红衣少女壮着胆子问道。

宋箬溪目光扫过众位姑娘,正颜道:“闺阁女子拿吟诗作画当消遣打发时间的,若是连玩都不会玩,那其他的正事又怎么做得成呢?”

“嫂嫂,想来这些远到来的姐姐们太过拘束了,不如让婷儿来抛砖引玉一下如何?”邺淑婷笑道。

宋箬溪笑道:“婷妹妹既有好诗,就吟出来让大家听听吧!”

邺淑婷眸光微转,摇头晃脑地吟道:“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夏到熟黄瓜,秋来酿白酒。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门口沙溪清,垂垂几株柳,醉卧梦羲皇,凉风入虚牖。”

昭平县主掩嘴一笑,这丫头鬼机灵,这首诗明明是去年邺繁所做,她拿出来显摆。

瓶儿知道实情,可是她没办法拆穿邺淑婷,狠狠地瞪了邺淑婷一眼。

有了邺淑婷这首诗,姑娘们不好再多言,绞尽脑汁想诗。

------题外话------

注:邺淑婷所吟的诗借用了明朝樊阜的《田间杂咏》。

请各位亲原谅一下,纤雪实在是没精力自己写诗了,只能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