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节(1 / 2)





  在西北与北狄人作战,沈家军里即使不是弓箭手的军士,射术也都是不错的,更何况这段距离也并不太远,因此在海匪们冲上来之前,已经有二十多人躺在地上,被射成了刺猬。

  沈云殊一心二用,一边射箭,一边盯着那排屋子。有火光照耀,他就看见有几个人影从窗口翻出去,没有像其他海匪一样往这边冲,而是奔海边去了。

  想跑!沈云殊一声唿哨,紧跟在他身边的五炼一拍两边的两人,和他一起赶了上去。

  这会儿整座岛都乱了套。沈云殊带来的这些人,在沈家军里称为斩首队。他们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八百人,个个都用一把马刀,上马能与北狄骑兵对着冲锋,下马能步行偷袭敌军阵营,乃是沈家军里的一把尖刀。

  沈文父子从西北调到江浙,总共随身带了五百人,其中四百个就是斩首队中的精锐,这次是全跟着来了。

  此刻海匪们在挨过第一轮的暗箭之后,也迅速地醒过了神来。到底这岛也并不算很大,海匪们又熟悉地形,于是沈家军很快被发现,双方短兵相接。

  这一番偷袭,海匪单是被射死砍死的就有五六十人,还有百余人都受了伤,原先在人数上有将近两百人的优势,这一下就被削弱了不少。

  沈家军训练有素,三人为一小队,互为犄角,既能独立作战,又能彼此有个照顾。相形之下,杜老七的手下们虽然都是精壮汉子,却远远比不得他们进退有度。黑夜之中,只听刀兵相击的脆响与利刃入肉的闷响搅在一起,时不时就有一声惨叫,却全都是海匪们的,根本听不见沈家军半点声音。这些人竟好似不知疼痛的,即使受了伤也都是闷声不响,实在教人胆寒。

  再是亡命之徒,也并不是个个都能悍不畏死的。若是被牢牢包围,说不定困兽一斗也就红了眼,可这会儿岛四周的海面上都是安静的,显然并没有被官军包围,他们还有船,还有逃生的希望,又为什么要死斗呢?

  正在此时,便听不知哪里传出来一声高喊:“杜老大跑了!”

  黑夜之中,谁也没弄清楚这话究竟是谁喊出来的,但就是这一声喊,让海匪们原就有些动摇的军心一下子乱了——老大都跑了,他们还在这儿拼什么命?跑呀!港口有船,凭着他们对海上的熟悉,难道还甩不掉这些官军不成?

  所谓兵败如山倒,说的就是军心涣散之后,人人思逃的情景了。这些海匪心思一动摇,沈家军立刻占了上风,那惨叫之声比方才还要频繁,便是没想逃的也看着情形不妙,生出了畏缩之心。

  沈云殊耳朵里听着海风吹过来的呼喝惨叫之声,双眼却紧紧盯着前头的人。

  他已然从海鹰处得了杜老七的画像,认出那跑在中间的一个正是杜老七!

  眼看杜老七已经跑到了海滩上,忽然间嗖嗖连声,一支支火箭从天而降,箭杆上似乎还绑了些东西,停在港口的那些船里,最外围的几艘船上顿时发出爆炸之声,火焰腾空而起,一直卷上桅杆,燎着了卷起来的风帆。

  杜老七脚下猛地一晃。他这岛小,港口也小,船只都挤在那一小块地方。现在最外围的船被烧,就等于把出口都堵住了,他纵然现在上了船,除非把烧着的船推开,否则也根本出不去!

  他抬眼看去,只见就在刚才那阵子混乱之中,已经有几十条小船到了港口外头,火箭正是他们射来的。借着腾腾火光,他看到那些船并不多,船上似乎也没有很多人,可它们堵在那里,如同鹰隼一般,死死盯着他。

  “杜老七,还往哪儿跑呢?”背后传来带笑的声音,杜老七沉着心转过身去,就见一个年轻人站在数丈之外,手中枪拄着地,雪亮枪头上的红缨似乎是被海水浸湿了,沉甸甸地垂在枪头之下,像是被鲜血浸透一般。

  对方只有四个人。杜老七看了一眼身周,他这边总共八人,都是他的亲信。还能一拼!擒贼先擒王,对方固然想拿住自己这个王,但同样的,倘若他能活捉这个年轻人,也能拿来威胁官军!

  虽然手下人数不如海老鲨多,杜老七可是领了一群狼。就如头狼必定是最狡猾最强壮的,杜老七若是没一身好本事,又如何压得住那些亡命之徒?此刻退无可退,他一抖手中的双刀,哑着嗓子喝道:“弟兄们,没活路了,拼了!”

  杭州城中,沿海的战况尚未传过来,倒是有一个大消息先传遍了杭州城——朝廷派的钦差来了!

  说是巡察江浙,可谁不知道,这位钦差就是为了袁沈两家争功之事才来的?

  而且啊,这位钦差是谁呢?是朝廷里素以铁骨铮铮直言敢谏著称的强项御史司俨啊!

  什么,你只知道司俨是强项御史吗?那你消息未免有点太不灵通了!听说司俨的次子,跟袁二少爷私交甚好啊。而袁家那位庶出的姑娘,也跟司御史的女儿是手帕交,还因司姑娘的引荐,认识了佑王府的小郡主呢。

  并且啊,还有件事你不知道吧?当初去京城的是袁氏族里三位姑娘,这会儿回来的可就只剩大房那一位了,袁大将军的两个女儿都留在京城了。

  留京城干吗?嫡出的那位当然是进宫了,这会儿都封了昭仪呢!至于庶出的那位,人家听说是与小郡主投契,被留住在佑王府啦!瞧瞧,这份儿本事!

  什么,你说袁家长房那位姑娘也不差?姑娘不差是不差,可没这份儿命啊。谁叫跟司家交好的不是她的亲哥哥呢?谁叫进宫的不是她的亲姊妹呢?

  啊,你说太后是她的亲姑姑?呃,这个,那大概只好怨她亲爹没本事了。

  哦哦,扯远了扯远了,这不是说钦差呢么?啧啧,朝廷派这么位钦差过来,显然是偏向袁家呀。

  你说这做得太明显?呵呵,你可知道司俨的名声那是先帝都赞许过的,谁敢说他会徇私?到时候他查出来的结果,那就是板上钉钉的!没听司御史在朝廷上是怎么请命的么?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人家就是不避这个嫌!

  你说这么一来司御史应该是会秉公执法?嘿嘿,那……大概是会的吧,毕竟皇上也说了,要派个忠直清正之人过来,总不见得明说是要护着袁家吧?

  没有没有,我可没有质疑司御史什么啊。人家后头可跟着一大群清流呢,万一给我扣个诬陷朝廷命官的帽子,那后头光是跟着来的折子就能砸死我。

  是是是,我一个闲人,大人们哪会为了我费笔墨呢,人家知道我是谁呢。我可是连司御史长啥样儿都没见过。

  为啥没见过?我当然也跑去看来着,但司御史没露面啊,听说是水土不服,在路上就病了,硬是不肯回京城,一路走到杭州,这不就病得起不来了吗?听说随行的人赶紧往回报信,又在这边忙着请人诊治呢。

  没见杭州城里的名医们过去?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家袁府里现成就有个太医,早送过去啦!哪来的?就是当初皇上从京城送过来,把沈家大少爷给救回来的那一位呀!

  你瞧瞧人家袁家会办事不?太医,当初是皇上派过来的,还治过沈家大少爷,这样的人三边都沾着,谁也不会说他是袁家买通的人。这么着既给钦差卖了好儿,又叫外人挑不出毛病来,这才叫刀切豆腐两面光呢。相比之下,沈家这会儿好像就送了点药材过去,真是叫人比得没眼看了。

  哎,也不怪沈家这样,毕竟家里男丁都不在,只剩下些女眷,能做得什么?女人家嘛,头发长见识短,没了男人指点,可不就手忙脚乱,不知该怎么办喽……

  许碧听着九炼活灵活现地学了一通,忍不住好笑:“司御史真是水土不服?”他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在京城当官的,听说当年也辗转了好些地方,也做过巡察御史,虽说江浙一带没怎么来过,可也不至于就病到起不了床吧?

  九炼嘿嘿一笑:“这个,小的哪儿知道呢?那可是钦差大人,驿站那边把得跟铁笼子似的,鸟都飞不进去一只,小的都是听街上的传言才知道的呢。”

  许碧笑啐他:“你就弄鬼吧!再跟我说你不知道?就街上那些传言,最早也是你们放出去的吧?”

  九炼把脖子一缩,嘿嘿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少奶奶!最初沈六他们是往外放了点消息,后头就不是了。”要说这些市井闲人也是有些本事的,给他们一个线头,他们就能扯出一张大网来,有些消息还出奇地准确,简直不知他们都是怎么知道的。

  “鱼有鱼道,虾有虾道。”九炼摊摊手,“还有些事,大概是他们自己瞎猜的。”

  市井之中的传言就是如此。每过一个人,就会被加工一次,所以后头可能传得越来越离谱,但也可能恰好就符合了事实。因此沈六他们只需要放一点儿消息就行,这样即使有人想追查源头,也不太可能——谁还会记得数日之前是在哪里、又是听谁说了那么一句语焉不详的闲话呢?

  “王御医那边没给送点消息出来?”王御医摔了自己的腿,这伤筋动骨一百天,如今刚刚养得痊愈。因为身边的药童莫名其妙死在了袁家,袁家对他也是好吃好喝地养着,这会儿送去给司俨治病倒是正好。

  九炼摇了摇头:“大少爷怕袁家并不能放心,不让我们轻易与王御医联系。”

  许碧皱皱眉:“袁家还是疑心他了?”

  “宁枉勿纵。”这个九炼倒是很理解,“若换了是大少爷,也不会轻易放心,除非他回了京城。”所以他们从不私下里接触王御医,这段时间他在袁家真就是养病的。

  “不过,驿站那边看得很紧。小的琢磨着,只怕司御史也疑心有人暗地里做手脚了。”司俨若真是个傻子,也当不了这些年的官。只是他如今疑心的是谁,还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