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许良圃愁眉不展:“那海匪头子一家的首级俱是袁将军父子斩的,还抄了海匪的巢穴,搜出许多金银,俱都上交了朝廷。沈家不过捞到了几个逃窜的喽啰,却偏要加上什么倭寇,大肆宣传,这不是抢功又是什么?那倭寇再怎么猖獗,到底不过是蕞尔小国,离得又远,能过来多少船只人马?只因前朝那会儿曾经打到过余姚一次,就被拿出来做文章。这般夸大其辞,怎能不惹得袁家生气?”

  许夫人越听越有些心慌:“那,那岂不是也会惹得太后不悦?会不会,会不会影响到瑶儿……”这选秀,太后可是有决定之权的,到时候若是她迁怒于许瑶,将许瑶黜落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许瑶进了一次宫,虽然过了初选,回来却是变了不少,不似初时那般有自信了。许夫人虽未多问,心里却也明白,必定是在秀女中出众者甚多,许瑶并不十分出挑之故。如今这竞争本就激烈,若是再惹得太后不喜,许瑶岂不更吃亏了?

  许良圃无言以对。他可不敢说不会影响。

  许夫人见他这样,心里都有些凉了,气苦道:“惹出这么大的事,如今还要回门!这可如何是好?”如此一来,就算是太后原本记不得许瑶,怕是也要记起来了。

  许良圃苦笑道:“又能如何?回门是礼数,如今沈家明面上还是立了功的,难道我们能闭门不纳?”要把女儿女婿关在门外,那也得有个理由才行,总不能说因为你们得罪了太后,所以不让登门吧?

  “那难道就让他们连累了瑶儿不成?”许夫人气得要哭,却知道许良圃说的是正经道理,不由道,“便说我重病,不宜见客!”

  “那是你女儿。”许良圃没好气道,“你若真是重病,她该来侍疾的。若是侍疾都不宜,只怕瑶儿也不宜再进宫了。”不让侍疾的病多半是能过人的,到时候许瑶还能入宫吗?宫里难道不怕她带了什么病进去?

  许夫人只得打消这个念头,却是仍不死心,暗暗盘算。许良圃不知道她心里想些什么,有些疲惫地道:“亲事已是结了,多想无益,且走着看罢。便是瑶儿当真不能入宫,再与她寻一门好亲事便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许夫人心中暗暗冷笑。好亲事哪里是那么好寻的?就许良圃这个官职,能给许瑶寻到什么高门大户?总之此事许良圃若是不管,那她是要管的,必要让宫里知道,他们与沈家并不亲近才好!

  这会儿,许碧还在路上呢,刚刚到了宣城驿。

  “袁家人真是事多!”许碧一进驿站,就忍不住要抱怨一句。

  这次沈袁两家是一起上京的。皇上下了旨,让沈大将军和袁翦各派一人往京中,向朝廷回报这次的剿匪事宜。

  说是剿匪事宜,其实大家都明白,就是袁沈争功的事儿闹到朝廷上去了,皇上要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两位大将军本人当然是走不开的,也没有个因着这等事就把大将召回京城问话的道理,不过是二人各自具一本奏折,再派人去京城回话罢了。沈家这边当然是沈云殊,顺道带许碧一起去拜见岳家;袁家则是由袁胜玄出面,顺道送几个妹妹入宫拜见太后。

  这么听起来,袁家比较高大上,毕竟太后跟许家不是一个档次的。

  但也就是太高大上了,袁家这一路看来都不会太平安了。因为入京的不只有袁胜莲袁胜兰姐妹,还有袁家长房的姑娘袁胜蕊。

  袁家是大族。大族有根基深厚的好处,可枝叶太多,也免不了互相挤占位置,生些摩擦。

  譬如这次吧,太后的意思只是接袁胜兰过去,可因为信中提的是思念家人,长房就硬把袁胜蕊也塞了进来,毕竟她才是太后的亲侄女呢。

  袁夫人气个半死,但也只能同意了。可这一路上袁胜兰和袁胜蕊相看两厌,不知生出多少事来。譬如路上袁胜蕊嫌车子太过颠簸,袁胜兰就嫌车走得慢,硬是要车夫再赶快些。于是袁胜蕊便说自己恶心欲吐,定要车子停下来歇息片刻。

  诸如此类,说起来都是小事,可在赶路的时候遇上这种事,真是叫人烦躁,恨不得把她们都拉过来,一人给一巴掌。

  “可不是。”知晴也跟着抱怨,“这出门在外的,怎就不能少生些事端?真这么受不得,不如不要出来了。”

  其实她也觉得出门挺辛苦的,但想想这次回京城可算衣锦还乡了,她说什么也要跟着走这一趟,一定要去那几个从前瞧不起她的大丫鬟面前走一遭,让她们瞧瞧自己的运道!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知晴虽然说不出这么文诌诌的话来,可道理是懂的。再说,她在许府里认的那个干娘当初对她也还不错,如今过得好了,也带点东西回去看看她,既显摆了,又算是报了恩。

  许碧险些笑出来:“你如今真是明白道理了。” 想当初来杭州的时候,也不知是谁一上船就躺着哼哼唧唧,半点活计也不想做。

  知晴早忘了自己当初的事儿,半点不心虚地道:“那是自然。她们自己生事就罢了,别耽搁了咱们赶路。”

  许碧忍着笑,正想说什么,就听外头有动静,听起来正在他们这院子门口。

  这驿站虽然新建,也不过就是翻新了些,规格还是原来那般。院子很小,许碧往窗口一站,整个小院就一览无余,只见院门口地上滚了些东西,知雨一张脸气得通红,正怒视着对面的袁胜玄:“袁二少爷这是要做什么?若是喜欢这些,不如自去向文县令讨一份儿,想必文县令看在袁大将军面上,也不敢不给的,来抢我们少奶奶的东西,又算是什么道理!”

  袁胜玄却是站在那里,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他身边一个小厮便嬉皮笑脸地道:“不过是不小心打翻了你的东西罢了,你这小丫头,怎这般厉害!”

  许碧看见袁胜玄,心里就是一阵厌恶。

  按说在赏花宴上出了那么档子事儿,沈家直接就叫人报了官,虽然袁家打点了一下,这董知府在中间和了稀泥,淮山之死最后还是悄悄处理,并没有叫衙役和仵作跑去袁家,但毕竟说起来,许碧把这事闹得当时赴宴的人都知道了,大跌袁家脸面,两家也应该算是撕破脸了。

  依许碧的想法,以后除了军中,袁沈两家至少是女眷可以不相往来了。可谁知袁家居然叫人送了份礼来,还陆续托了杭州府府丞夫人与军中一位副将夫人从中传话,说是招待不周惊吓了许碧,对于把她骗去洗云轩的事却是绝口不肯承认,摆出一副“都是误会”的模样。

  许碧对袁家的脸皮也是叹为观止了。但她确实没有证据——因为当时袁胜玄根本没出现——再纠缠下去,倒好像是不给府丞夫人和副将夫人脸面了。

  沈家能得罪袁家,可不能把本地官员及军中将领得罪了。沈夫人端了几天架子,等沈云娇完全恢复,也就接了赔礼。至于许碧,沈夫人的意思,借着这次皇帝宣召,往京城一趟也好。一来回娘家探探亲人,二来走开一阵子,这些闲话也就慢慢消了——女人家名声要紧,最怕卷进这种流言里,到时候明明是被人算计,这一身污水也洗不净了。

  对此,许碧也是无话可说。虽然早就知道古代女子受到诸多限制,但这还是她头一次感觉到习俗的压力——明明她是受害人,结果居然她还要怕被人议论!

  不过许碧还是低估了袁胜玄的脸皮厚度。沈家虽说接受了赔礼,可并不等于这事就没发生过,结果袁胜玄就是能跟着沈家人一同上路,这一路上还跟沈云殊有说有笑的,遭了沈云殊的冷脸都没怎么在意,这会儿更好了,居然直接跑到她住的院子门口来了。

  “你出去,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许碧吩咐知晴。不过没等知晴出去,袁胜玄就冲着她拱了拱手,笑吟吟地道:“嫂夫人,失礼了。宣城县令家的女眷给嫂夫人送了些礼来,被我不小心打翻了。嫂夫人别见怪,待到了京城,我寻了更好的来给嫂夫人赔礼。”

  果然是被文太太送的礼引过来了。

  这院子统共没个三五步的距离,许碧定睛一瞧,就见地上掉了几幅针线,落在黄泥地面上,已沾了些尘土。知雨一边蹲下去收拾,一边忿忿地道:“不过是绣好的炕屏,袁二少爷非要把它打翻了,莫非还疑心里头有什么夹带不成?若是袁二少爷早说,奴婢就打开来给袁二少爷看看又有何妨?也省得这样糟塌了东西!”

  知雨这话说得已经算是很不客气了,袁胜玄居然还是笑吟吟的,似乎根本不生气。可是这距离并不远,许碧分明就看见他目光阴冷,瞥向知雨的时候跟淬了毒似的,连忙轻声细语地打断了知雨的话:“把东西收拾进来罢。想来袁二少爷也不是有意的。”一副不愿看到袁胜玄,却又忍气吞声息事宁人的态度。

  袁胜玄却是打蛇随棍上,居然还往院子里走了几步,冲窗户里笑道:“方才宣城县令来访,我才知道嫂夫人当初还曾在这宣城驿遇过险。这宣城县治下不力,竟让倭人都潜入了城中,致使嫂夫人受惊,今日竟还打着家里女眷的幌子来攀附,也实在是令人有些不齿了。”

  许碧就拉下了脸:“袁二少爷可别这么说。当初也是多亏了文县令警觉,文太太对我也多有照顾,原该我先去拜访的。”要说袁胜玄不知道她在宣城驿被劫持,那才是骗鬼呢。

  袁胜玄摸着下巴笑了笑:“原来如此。只是我瞧着,沈兄似乎有些不喜那文知县呢。”

  许碧不言语,只离了窗户,一转身走到袁胜玄看不见的地方去了。片刻之后知雨就抱着一卷绣品跑进来,小声道:“可算是走了。姑娘,文县令在前头跟大少爷说话,可奴婢看着,袁家两个小厮净在左近打转儿,分明是在监视呢!”

  “把给文家的礼取出来,咱们趁着现在去文家。”这袁胜玄实在是太多疑了,看样子不把他引开是不行的。

  宣城县衙离驿站几乎是东西两头,便是宣城县不大,马车也走了一阵子。眼看前头就是宣城县衙后院,忽然间马车猛地一晃,许碧和知雨身不由己就往前一栽,只听前头马儿咴咴一声,接着就是车夫气急地吆喝声。

  “怎么回事!”知雨掀开车帘探出头去,声音顿时就是一变,“袁二少爷?怎么又是——”

  “真是嫂夫人?”袁胜玄故做惊讶的声音从外头传过来,许碧从车帘缝隙里一看,就见他高踞马上,身后还带了四个家丁,这会儿已经将马车前后都堵住了,“天都黑了,嫂夫人怎么倒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