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章(2 / 2)


  他把玩着她胸前的一缕秀发,靠过去顺势将她搂在怀里,目光望向二楼的方向,若有所思。

  “阿姒,你说我该怎么感谢你呢?”

  第23章 巧会刘氏定寿礼

  孟炎成扣下皇城写来给君姒的一封信,送走君姒后他打开来看。信是太子妃写来的,都是别后的一些家常。看完后再将信放回抽屉里。陷入思考。

  这天下午,二叔的儿子孟运礼带着女儿过来找到孟炎成,通知他五日后是老祖宗的一百零五岁寿辰。寿宴还是像往年一样家族中的人都要参加。也还是在族长家里。

  要说这老祖宗可是孟家家族中活着的最大辈份的人物。是族长孟昌武的亲娘。一百零五岁高龄,身体还算健朗。只是双腿行走不太方便。

  晚上孟炎成提起这事,商量着给老祖宗准备什么礼物为好。这可难倒了君姒。给老祖宗送金银珠宝又太俗,指不定大家都这么送。要想送一件特别的还真不容易。

  不过想着送什么礼物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打开抽屉她将当初在宫中时孟炎成送她的檀木香盒拿出来,将孟炎成叫了过去。一看到这只盒子,孟炎成若有所思。

  “夫君送的盒子很漂亮!不过当初承诺要还我珠钗的事夫君可是忘了?我呢也不缺这些,可是某些人不讲信用似乎不太好吧?”

  她明着说了,看着孟炎成反应不大,只是拿起盒子打开来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当初我大概是没有找到适合的珠钗吧。”

  “真的只是这样吗?”

  孟炎成点头,解释说过两天就会给她送一支适合的珠钗。让他把盒子收好。因为他送给她的每一份礼物都是独一无二且无比珍贵。

  君姒总觉得他话里有话,可是看他的样子又像是在逗她。随手夺了盒子不让他碰她的东西。

  老祖宗的寿礼孟炎成交给君姒。第二日,君姒叫来喧诚晋芳秀桃和管家刘叔。刘叔说了下往年送的礼物给她参考。无非也是一些摆着看的玩意儿。不过现在她也没有什么主意,老祖宗百岁高龄什么都见识过,想必这些年收到的礼物也堆积如山。她还是希望能送一份实际一些的礼物。

  喧诚没什么主意,晋芳和秀桃也不知道送什么好。刘叔倒是提了个意见,要说送实际的礼物,还是别致一些的吃食。老祖宗最喜欢吃糕点。

  最后送什么还是没决定下来。不过时间倒是有几天。足够准备。

  在府中待得有些烦闷,她提议出门走走,在寒城好几个月了还没能好好的逛逛。顺便她也想去一些玉器店里看看有没有适合送给老祖宗的礼物。

  她出门喧诚等三人自然都跟着。由于她不太常露面很多人都不认识她。不过路人们也都注意到了气质出众的她。

  转身进了一家玉器店,可挑来挑去也没挑着满意的,几人败兴而归。不过这一趟出门她倒想起一事。回到府中便一直望皇城的方向有些心不在焉。支走了晋芳和秀桃,她问起喧诚一些事情。

  “可有消息?”

  喧诚反应过来时看到她脸色凝重,但只能摇头。

  “你想个办法,我想知道宫里现在的情况。记住必须小心,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将军。”

  “奴婢明白。公主尽管放心。”

  寒城一直风平浪静,反而让她不安心。这几个月她一直在等待贺氏的靠近。可除了上次送礼物就没再有过交集。这些都不在她的预想中。所以她决定自己往前迈一步。除了了解皇城的信息,还要主动靠近的贺氏。她可没忘记侯府中还有个刘氏。

  她即刻吩咐喧诚做些宫里样式的糕点,打算去一趟侯府。

  下午,孟炎成出门去了,她带着点心和喧诚来到侯府,侯府的管家说小小姐病了,贺氏正在房里照顾着。她询问了下小小姐的病情,好在只是发烧现下已经退烧,基本无碍。

  她将点心交给管家便去看小小姐,正巧贺氏正抱着孩子啊着睡。一岁多的孩子窝在她的怀里因为病着似乎一直皱着眉头。

  贺氏原想将孩子交给奶娘,可孩子一离开母亲就醒了又哭又闹。贺氏听得心都碎了心疼的抱过孩子对君姒投来抱歉的目光。君姒从她身上看到了母亲的光环并没有说什么,只让她好好照顾孩子便决定自己逛逛侯府的院子。

  上次来得匆忙也没能好好的欣赏一翻。如今虽是冬天可将军府却比不得侯府。瞧这侯府的院子可不像将军府那般潇条,绿色的植物给人新生的感觉,两株梅树新枝上挂着花骨朵,过不了几天估计就会全开。

  “公主,咱们今日来此可是有些自讨没趣了。”

  君姒却是笑道:“不可这么说。是我自己赶巧了。”

  “话是这以说,可咱们到这儿连口茶都没喝上,这侯爷不在府中难道下人们都不懂这规矩了?”

  君姒正想回话,余光突然瞄到一个孩子。孩子穿着蓝色棉衣正欢快的跑进院子里来。在他的身后恰好正是孟继业的二房刘氏。刘氏正跟孩子玩耍,突然见到君姒赶紧拉着孩子过来行礼。低着头惶恐的样子与她刚才慈母的形象完全不相同。

  “快起身吧。看到你和孩子玩得那么欢快,真让我羡慕。”君姒目光落到孩子身上,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蛋,粉红粉红的可爱极了。

  刘氏似见她不摆架子,心情也放松了些,客气了几句怕打扰君姒,原想带孩子离开。不想君姒却拉上她陪着逛院子。起先刘氏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君姒是公主,即使不在皇宫可皇威依在。再者不清楚君姒的脾气,万一要是不小心冲撞了可就糟糕。

  君姒见她有些拘谨,主动开口。“我刚来寒城时就听说侯爷有个儿子不及四岁,但是极为聪明伶俐。三字经倒背如流,连四书五经都有独特的见解。那时候就想着要是自己能也有一个这么惹人疼的儿子该多好。”

  果然,她的主动让刘氏放松,不再一直低头看路,勇敢看了她一眼。虽然只是一眼,但好歹刘氏的心在对她敞开。

  “公主过誉了。骄儿其实也很顽劣,没少惹来侯爷的责骂,怪奴婢没照顾好孩子。”

  两人就这么围绕着孩子的话题说开了。孟伯骄知道大人们在说他,但他并没有插嘴,像个懂事的小大人一样,大人笑的时候他也会跟着笑。小模样就是惹人爱怜。

  君姒心里其实挺喜欢这个孩子,这孩子懂事而且能够安静,忍耐力很不错。往往这样的人最能干大事。将来长大了定不输给贺氏的儿子。有这样的儿子是刘氏的福气,可同样也会给刘氏带来灾祸。

  两人聊了一阵,君姒转了话题,提到了老祖宗寿宴的事。说自己正愁着不知送什么礼物,让刘氏给出个主意。

  刘氏不好意思的笑道:“可真是公主看得起奴婢。不过奴婢还真不知道公主该送什么礼物比较好。要说送那些金银首饰什么的,老祖宗可不缺这些。可别致一些的奴婢实在也是想不到。”

  “没关系。回头我再想想别的。”

  “奴婢倒是想到一个事,老祖宗最喜欢吃点各种口味的糕点。公主不妨从这上面下些功夫。”

  “是个办法。对了,老祖宗怎么那么喜欢吃糕点。先前我也听刘叔说过。”

  刘氏说起了老祖宗的过去,说老祖宗未嫁进孟家时家里姐妹多,日子也这不富裕。特别有一年遇上天灾,饿死了很多人。当时孟老爷子从皇城回来,手头上还有个艾糍糕就送给了老祖宗吃。老祖宗感激孟家,十四岁的她就主动提出以身相许。孟老爷子也是个义气之人就娶了她为正室。此后老祖宗就爱上了糕点。

  听着这个故事算一算那可是好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想像那个画面仍不由得让人感慨。也佩服老祖宗胆量。

  “看来咱们老祖宗还是个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