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5章(2 / 2)


  郗彦目望车外森森山峦,缓缓道:“北帝极为聪明,虽拿下大哥却并不公开问罪,更不向天下表明他的身份,如此阿公就不能向北帝讨人,更不能轻动落人口实。北帝如今以大哥为棋子,明则牵制阿公以控东朝局势,暗则以阿公挟持鲜卑,如此一来各方动静皆难,独他进退从容。且如今大哥被困北朝深宫大牢,任谁都难以进出自如,更不论救人。”

  夭绍疑惑道:“可是子野之前却将晋阳救出来了。似乎是裴行的人帮的忙。”

  郗彦道:“幽剑使再来去无影,裴行也无能耐从深宫救人,纵使他与尚另有密约,但以裴行处事之谨慎,鲜卑与乌桓一朝未分胜负,他便不会提前表明立场,送子野夫妇南归,不过顺手之劳罢了。”

  夭绍不解:“那是谁助子野救了晋阳?”

  郗彦淡淡扬唇:“北帝至今对晋阳的离去怒而不问,那必然是裴太后动了恻隐之心。”

  “裴太后?”夭绍默默想了会,目中一亮,“憬哥哥曾和我说过,康王司马坚久居许昌行宫。”

  郗彦望着她,轻轻抚摸她的长发,微笑:“孺子可教。”

  然而事情并没有预想中的顺利。翌日傍晚,车行许昌城外广袤竹林,落日红霞映着漫山青绿,不觉暖意,只觉素寒荫目,秋凉侵体。晚风吹拂飞叶簌簌而动,山野寂静中,忽起一缕呜呜咽咽的箫声。夭绍听着一怔,忙探头车外,果见那袭白衣洒脱无忌,轻飘飘落在道旁树冠上。

  “伊哥哥!”夭绍满心欢喜,让沐宗停车,走下来朝树上那人招手。

  那人放下暖玉箫,眉眼疏朗,含笑望着她:“小夭。”飞身而下,看到自她身后慢步下车的郗彦,脸上笑意更浓了几分:“阿彦,许久不见了,还未祝你新婚大喜。”

  郗彦一笑不语,看着沈伊,目中温暖依旧。

  偃真在旁凉凉道:“几日不见,沈公子风采日盛,这站到树上吹箫,是想让方圆百里的鸟兽都不能安生么。”

  “偃叔缪赞了,”沈伊笑得坦荡,转而又见过沐宗,道,“鲜见宗叔离开太傅身边,今日在北朝相逢,倒是难得。”

  沐宗对他浅浅颔首:“沈公子虽是一向神出鬼没,但今日在许昌得见,沐某也很意外。”他话中有话,沈伊一笑置之,对郗彦道:“阿彦,能否借一步说话?”

  “自然,”郗彦应下,对夭绍笑了笑,“你在此处稍等片刻,我去去便回。”转身,与沈伊往林中深处而去。

  不辨走了多长的路,直到回头时确信茂密竹叶挡住了那女子困惑不安的目光,沈伊这才停下步伐,望着郗彦,轻叹道:“阿彦,康王一个时辰前已被送回洛都,他的随身侍卫我也已说服北帝更换了人,你与尚之前于此的布局已无用了。”

  “如此,”郗彦却无丝毫惊讶,神色波澜不兴,点点头,“多谢你来告知,免得我们白行一趟。”

  沈伊道:“事已至此,我会尽力保谢澈周全。”

  郗彦淡淡一笑,不语。

  沈伊却疑心他做了孤身入虎穴的打算,皱眉道:“洛都如今早已是天罗地网,你若去夺人,只怕是有去无回。”

  “我并不曾想去洛都硬夺人,北帝为稳战局,会千方百计地让大哥活着,我不担心他的生死,我只担心夭绍的牵挂从此难解,”郗彦平心静气地看着他,“倒是你,如今与狼为友,却是要小心。”

  沈伊苦笑一声:“你不问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自有你的立场和你的理由,”郗彦言词缓缓,西天落日透过竹叶射在他的眸中,流转之间是异样晦深的颜色,“但我希望这个理由不是因为我,更不是因为雪魂花。那不值得。”

  沈伊沉默良久,摇摇头:“并非如此。”

  “那便好。”郗彦轻叹一声。此情此景下,两人心事各异,已难成往日畅谈之欢,相对再无可叙,郗彦说了声“珍重”,便转身出了竹林。

  ?

  由此也无北上洛都的必要了,再启程上路,便是自许昌城外直奔西方。夭绍并没有多问缘由,听说康王司马坚已不在许昌行宫,只愣了一刻,便道:“既如此,我们先去与尚会合,再从长计议。”她一丝也没流露出失望与伤感,郗彦却明白,她的担忧已备胜以往,如此淡然,只是唯恐牵连自己心生愧疚。

  过了谯郡,郗彦与夭绍弃车骑马,日夜疾奔,两日后便穿过菱册道,抵达函谷关下。出此关外便是北朝军队屯营连绵的地方,守关将士戒备森严,许出不许进,因而沿途皆是背井离乡东逃的百姓,独郗彦一行径自往西,倒是惹人注目。且过此关后便是雍州府军精锐所驻的潼关,郗彦四人难以冒险,只得绕开函谷关,沿华山山脉往西南而去。一路夜行日歇,尽挑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中赶路,纵是如此,仍是越往西越难行。

  千方百计绕过了武关,前去的路上密林受阻、山前无路,四人面对数千北军把守的青泥隘口,接连数日徘徊难出。

  这夜偃真终于按耐不住,瞒着郗彦发出云阁烈焰烟火,想孤注一掷召集北朝云阁剑士,大不了拼死血战夺下隘口,岂料烟火刚腾升入空,便被沐宗的玄铁长箭一把射了下来。

  火光落入密林外的溪涧,红焰擦着青岩坠入水中,将正在岸边煮着羹汤的夭绍吓了一跳。

  “你做什么!”见偃真惊讶着横眉冷目瞪过来,沐宗却先怒道,“还不至于到了那个地步。”

  偃真冷笑:“沐大哥难道有更好的办法?”

  沐宗沉着脸,望向高崖。崖上那人青袍飞动,仍朝着西北方向伫立不动,似丝毫不曾注意崖下的动静。

  偃真只当他无言以对,便放缓了神色,劝道:“沐大哥,过了这个关口便是平原,我们只需疾驰一日,渡过渭水,便能到达鲜卑军营。你我如今困在这里进退不得,何不拼死一搏?这青泥隘口虽险,却常年失修,便是赵王司马徽也不曾对此地有过关注,且北朝云阁的剑士我当初就已布置妥当,只需一夜,明晨他们便会齐集于此。那几千守兵并不是我们的对手。”

  “难道你的焰火只能云阁的人才能看到?”沐宗忍不住盯了他一眼,“若是近在咫尺的武关守军赶过来,面对数万大军,云阁剑士可能挡?云阁纵有倾国的财富,怕也没有倾国的兵力罢。”

  偃真面色泛青,咬着牙道:“请教大哥的计策。”

  沐宗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丢给偃真,叹息:“就算我有通关的文书,奈何郗公子却置之不顾。当前不是我与你较劲争执,而是郗公子心甘情愿被困在这里的。”

  偃真仔细看过帛书上所写,惊道:“这样混乱的时候,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沐宗目色有些复杂,慢慢道:“这封帛书出自何处,只怕正是郗公子忌讳的地方。”留下偃真在怔愣中若有所思,他转身走到夭绍的身边,询问要不要帮忙。

  “羹汤快好了,”夭绍微笑,“宗叔帮我叫阿彦下来吧。”

  沐宗应下,正待离开,却觉脚下猛起奔雷轰地,寂静的山林也在瞬间被骤然而至躁动气息点燃,惊得漫山休憩的飞鸟走禽在夜色下慌乱奔走。

  “什么动静?”沐宗震惊,“难道青泥隘口有战事?”

  夭绍望着重又沸腾不止的羹汤,豁然站起,飘身直掠崖顶。郗彦此刻的目光早从西北转向西南,夭绍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但见平原上火把飞动似龙蛇疯舞,映照着奔腾铁骑犹如墨色泱泱无界的潮水,带着惊天动地的撼人气势,瞬间淹没青泥隘口。

  闪电般的突袭引发漫野狼烟,无月的夜色于此彻底燃烧。夭绍吃惊地看着青泥隘口下骁勇张扬得不可一世的军队,即便他们打着“独孤”的旗帜,身着鲜卑军的铠甲,她还是一眼望穿他们的身份,不敢置信:“风云骑?”

  此前一路因郗彦决意不肯查阅云阁密报,即便有谢昶飞鸽自东朝送来的几封密函,得知的消息却也因南北来回的周转而晚了几分。虽则身在险境,西行经过的却都是战火未曾波及的地方,外界战事如何郗彦并不曾刻意打听,谁都不知道中原战事如今究竟胶着到什么地步,更不提一丝风闻风云骑北上的动静。

  此刻望着身边那人毫不动容的面色,夭绍恍然的同时却是心起酸涩,轻声问:“原来你事前一切就安排好了?”

  郗彦关注着崖下战事,不曾发现她的异常,颔首道:“是。”

  夭绍垂首望了会烽火燎腾的战场,转身,独自下了山崖。

  她并不知道,于她和郗彦北上的同时,风云骑也自荆州北上,过鲜卑军已占领的梁州,沿汉中直奔祁连山脉,占子午谷,夺蓝田,十日间攻下渭南大片平原,与鲜卑军会合后,在此夜直奔青泥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