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章(2 / 2)

  商之眉间轻轻一拧,似有所悟。

  拓跋轩却是听得愈发糊涂,但他早习惯了贺兰柬神神叨叨的言语,既然慕容华此刻并无危险,他也懒得再问,扬手拿了挂在一边的弯弓,继续埋首擦拭。

  昨日一场暴风雪忽临草原,肆虐的狂风下,骤降若飞絮飘洒的大雪如荼蔓延了整个苍野,柯伦河一日结冰如镜。风雪铺天盖地袭卷而来,驻扎在河畔的匈奴军营帐篷简易,不堪其寒,又兼身后忽然有柔然军队虎视眈眈,三十万匈奴大军不得不分两翼拔营撤离柯伦水域,避至赤岩山脉右侧白阙关口。

  缭腾草原的熊熊战火看似是瞬间湮没在皑皑飞雪下,拓跋轩无战可打,又不能在如此严寒的天气下训练将士,只得褪甲帐中,一刻不停地擦拭兵器。

  帐中无人再说话,贺兰柬喝了口热酒,将胡笳凑至唇边,呜呜咽咽起了调,一会却又停下,看着商之道:“雪夜心静,少主可有兴致与我合奏一曲?”

  商之笑道:“可惜,宋玉笛不在帐中。”

  他卷起地图,身子微微后倾,手指敲着书案,忽然低声喃喃道:“今日是十三。”

  贺兰柬看了他一眼:“又逢月半,少主可是在担心郗公子的身体?前些日子偃真已带了雪莲南下洛都,郗公子应该能无碍渡过此冬。”

  “柬叔此言差矣,”拓跋轩挂好弓箭,走到案边坐下,道,“尚先前北上一路时刺客不断,他忧心的怕是有人会趁此刻对阿彦下手。”

  贺兰柬道:“即便郗公子此刻武功尽失、身虚体弱,但钟晔偃真俱在洛都,云阁又高手如云,我看也不会出错漏。”

  “但愿如此,”商之揉了揉额角,起身拿了屏风上的狐裘,“我回一趟云中城。”

  “正好,入城为我换一卷书来,”贺兰柬将身旁的竹简抛给商之,唇边浮起的笑容忽有些古怪,“这是自王府书房拿的。”

  他的话里显然别有所指,商之垂眸,目光落在竹卷上,却是一怔。

  贺兰柬悠悠道:“里面夹着一卷紫色绢帛,却是八年前之物。”

  商之似也是想起了什么,抿紧了唇,缓缓卷开竹简。烛光下,夹在竹简里紫绢现于眼前,绢上墨迹秀美潇洒,于他而言是再熟悉不过。

  他略有怔忡,手指轻轻抚摸过紫绢。

  冰凉丝滑的柔软触感突然令他想起了那夜在白马寺里握住的那双柔荑,指尖没来由地发烫,倏地收回。

  “柬叔哪里找到的?” 商之抬目。

  “王府书房堆册上万,我不过是随手抽了一卷,”贺兰柬笑了声,“若我未记错,当年少主逃亡之前在书房里看的最后一卷书便是此册,而那封信,也是当年东朝小郡主写给少主的最后一封信,是不是?”

  商之不语,唇角却轻轻扬起。

  拓跋轩斜眼睨着他,打趣道:“小郡主?如今夭绍也长大了吧?”

  “是啊,长大了。”商之微微一笑,将紫绢收入怀中,披上狐裘,走出帐外。

  帘帐落下时,身后胡笳声忽地飘飞而起。

  曲调先是婉转凄然,后曲音一顿,猛地转而浩然苍凉,随风沉入漫漫雪夜。

  商之翻身上马的刹那,正听拓跋轩击案随乐高歌:

  “山苍苍兮,水漓漓,

  天无涯兮,地无边。

  举头仰望兮,玉昆仑,

  九拍怀情兮,君何在?

  烽火连光兮,苍鹰长啸,

  沙场征战兮,儿郎难归。

  红日朝朝兮,塞门洗兵,

  北风夜夜兮,霜卷铁衣。

  三箭破风兮,天山定,

  胡骑长歌兮,汉关绝!”

  “胡骑长歌兮,汉关绝――”夜下歌声已歇,商之勒马飞雪下,低声重复着最后一句。战争的无奈和族人的苦难淌过心头,悲壮和豪情激荡入怀,雪花扑至眼中,瞬间冰凝了他眸眼深处那一缕才刚刚涌起的柔情。

  .

  洛都。

  腊月十五,圆月当空,素华皎洁。

  已是深夜,采衣楼后的庄园一片沉寂,唯听疏疏冷风穿掠竹林,传出幽幽簌簌的声响。

  夭绍捧着药碗自竹林小径中走出,入了书房内阁,轻轻将药碗放在塌边书案上。

  “阿彦,该喝药了。”她柔声说。

  偃真和钟晔正在室中与郗彦议事,闻言彼此对视一眼,两人悄无声息地退至阁外。

  郗彦坐在榻上,身上披着青锦裘衣,夭绍端了药来,他笔下仍书写不停。

  “喝药了!”夭绍上前夺过笔,卷起他指下的帛书。

  郗彦皱眉,一时压抑不住胸间冰裂般的疼痛,轻轻咳嗽了几声。

  “疼吗?”夭绍紧张。同样的苦她也受过,自是知道他的难受,难免心痛心急,忙坐在他身边缓缓揉着他的背,平稳他的呼吸。

  隔着厚厚的裘衣,她也能感到他身体如冰的寒冷。丝丝凉意渗入掌心,让她禁不住瑟瑟一颤。

  “冷不冷?”夭绍伸臂抱住郗彦,抬起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