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6)(2 / 2)


  郑安南肚子越来越饿,眼巴巴望着鸡汤咽口水。可惜饭还没煮好,要等几分钟才能开饭。

  你先去外面腾桌子。沈顾北熟练的使唤人。

  好嘞~被使唤的人早已习惯,哒哒哒收拾桌子准备开饭。

  拿起沈顾北的书本,要塞进书包里。

  桌子还未收拾好,院子里传进来两道熟悉的苍老声音,急急呼唤他名字。

  郑安南,郑安南你出来。老头提高声调喊。

  嗯?郑安南走到外面,看到明明只相隔几百米,却阔别半个月没见的姥爷和姥姥。

  姥姥拍了下姥爷的手背,示意他先别说话,自己上前招呼郑安南,家里刚做好饭,你过来吃吧。

  啊?郑安南怔愣几秒,才反应过来家指哪里。

  犹记年少时,姥姥和姥爷曾经不厌其烦,反复给他洗脑。

  你姓郑,我们家姓李。

  我们不是一家人。

  等你长大点就搬出去,知道吗?

  现如今,他慢慢长大,与老李家的关系越来越淡薄。

  他们却主动上门,邀请他回家。

  郑安南沉默地跟他们对视,久久没有说话。

  他觉得这个场景过于讽刺。

  我让你收拾桌子,你沈顾北盛好饭,发现桌面依旧乱七八糟,皱着眉出来找郑安南。

  见到跟他对峙的老两口,沈顾北瞬间猜到两位老人身份,轻轻抿了下唇。

  需要我回避吗?他小声问郑安南。

  不用,你别走。郑安南立刻拉住他,力道很大,捏得沈顾北手腕有点疼。

  沈顾北能够理解他的无助,轻轻拍拍郑安南的手背,无声安抚。

  我不过去。郑安南找回状态,颇有底气的回答,我正要吃饭呢。

  老两口闻到里面的香味,彼此对视一眼,有点下不来台。

  打从郑安南搬出来以后,老两口便把他当成空气,从未主动过问。

  顶多是郑安南过来吃饭,他们多加一双筷子。郑安南不过来,他们乐得清静。

  如此持续许多年,直到接到女儿的电话,老两口总算意识到,外孙有半个月没过来吃饭了。

  你居然学会做饭了,挺好,挺好。姥姥没话找话,尴尬地替自己解围。

  我没有。小废物骄傲地纠正,都是沈顾北做得,他做饭超级好吃!

  老两口同时看向沈顾北,没有出声,脸上明明白白写着三个大字:你是谁?

  你们好,我是郑安南的同学。沈顾北主动解释,回应非常得体,因为我家长去城里住院,所以这

  段时间借住郑同学家。

  姥爷听完他的解释,点点头表示知道。姥姥打量沈顾北,多看好几眼,仿佛回忆什么。

  你们有事吗?郑安南直接切入主题。

  呃,怎么说

  那就是有事。郑安南退后半步,往旁边让让,进来吧。

  屋内打扫得非常干净。郑安南知道同桌有洁癖,每次带他回家前,都要喊小弟来扫地拖地。

  老两口环顾四周,暗暗觉得心慌。

  他们本以为,郑安南吊儿郎当,没什么出息,自己生活肯定一团糟。

  所以只需要稍微示个好,给他点甜头,郑安南就会不计前嫌乖乖回去。

  谁知道,真实情况截然相反。郑安南看起来过的非常好,比他们还惬意。

  坐吧。郑安南拿开沈顾北的书包,放进客房里,把椅子推给姥爷。

  郑安南心里非常清楚,姥姥和姥爷不喜欢自己,从来没有把他当成亲孙子对待。

  即便如此,他对待老两口依旧客客气气,从未在他们面前任性闹脾气。

  因为彼此关系太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彻底决裂。

  郑安南眼睫低垂,坐到沈顾北旁边默默端起碗。

  桌下,沈顾北伸手拍拍他,又把鸡汤里炖得软烂的鸡腿夹出来,放到狗子碗里。

  先吃饭。

  好。郑安南感受到同桌突如其来的安慰,瞬间得到治愈,拿起筷子努力干饭。

  老两口坐在他们对面,神态局促,低头默默看两个少年吃饭。

  桌上的饭菜,跟他们家平常自己做的略有不同。

  分量没那么大,每道菜卖相特别精致,鸡汤香味浓郁,闻着就觉得好吃。

  老两口咽咽口水,竟然有些馋。

  可郑安南没有招呼他们动筷子,刚才进来时,也说家里已经准备好晚饭。

  现在就只能干看着,眼睁睁瞧着郑安南啃完鸡腿,喝干鸡汤。吃掉所有菜,还把菜汤倒进碗里拌饭,一顿饭吃得特别满足。

  等吃饱喝足,他拍拍肚子满血复活,屁颠屁颠收拾碗盘去厨房洗碗。

  洗完碗出来,郑安南终于重新注意到老两口,开口就问,你们还在啊。

  姥爷:

  沈顾北提醒,是你让他们进来说话的。

  郑安南恍然大悟,哦对,所以有什么事?

  确实有点事,跟你妈妈有关。姥姥说着,瞥了沈顾北一眼,意思很明显。

  李家的家事,不希望外人参和。

  奈何郑安南没有get到她的意思,甚至不觉得那个地方是家。

  哦,然后呢?听到妈妈这个陌生的称呼,他内心毫无波澜。

  从小到大十七年,郑安南满打满算见过妈妈李少霞三次。

  都是过年的时候,李少霞带着丈夫回娘家走亲戚。由于丈夫不知道她生过孩子,李少霞也不敢认大儿子,见面只准他叫阿姨。

  到后来,李少霞索性不回来了。

  然后,你妈过两天要回来了。她以后就留在庆黎照顾你,跟你一起生活。姥爷说话时,眼睛仔细观察郑安南,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丝丝喜悦。

  然而并没有。

  哦。郑安南好像听到一件跟自己无关的事,反应特别冷淡,我下个月满十八岁,不需要她照顾。

  姥姥:你怎么能这么说话?无论你几岁,她都是你妈妈,照顾你是应该的。

  可是我需要照顾的时候,没有妈妈。郑安南语气平静的阐述。

  姥姥却误会他的意思,口不择言询问,你是不是嫌老李家穷,想跟你爸走?

  啥?

  我都听说了,前几天放假,你去扶溪找你爸了。姥爷索性把话挑明,怒气冲冲说,我知道你爸有钱,十几年一直给你打生活费。可是你仔细想想,他给你那点儿钱,顶多够他家养个猫猫狗狗,别被小恩小惠蒙蔽。

  什么乱七八糟的?郑安南有些听不懂,将求救的目光投向沈顾北。

  沈顾北原本不打算参与,见自家狗子被欺负得蔫啦吧唧,只好接过话。

  两位老人家先冷静。沈顾北示意他们安静,然后开始捋其中关系,首先,你们说郑同学的母亲要回庆黎,为什么?

  关你什么事?姥姥嫌他参与家事,语气很差。

  你不准骂他!郑安南闻言,立刻站起来,居高临下俯视她。

  老两口没见过郑安南发脾气,现在感受到他的怒火,竟然有点发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