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颜青山(4)(1 / 2)





  “豆腐,买豆腐啰”

  颜青山挑着豆腐担儿走街串巷心里都还想着家里的小孙女。

  “颜豆腐,来半斤”

  “李大嫂,半斤哪里够吃啊,称一斤吧,你家人多。”

  “人多更吃不起,还不是我那小孙子,病了啥都不想吃,刚才吃你喊他突然说想吃豆腐,就买一点让他尝尝。”

  “孩子病了啊,我家小孙女也着凉发高热了。”

  “可不,我家也发高热,病了好几天了,早上看着好一点,晚上又发高热,一张脸都烧得红彤彤的。”

  “哎,小孩子病了最操心。”

  “就是啊,没病的时候满山跑喊都喊不回来那时候就恨不能打他几棍子,现在不跑出去了又心焦。”

  “是这处理,都说小孩子不装病。”

  颜青山一边给她称了豆腐,一边又称了豆子。

  “你生意还好噢。”

  “都差不多,最好时还是做红豆腐的时候。”

  “那是,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得多。”

  豆腐称好,颜青山又挑着担儿边走边吆喝。

  有时候走一个村落都没有一户人家要买;有时候一个大房子会出来两三家。

  正想着,又有人招呼停下来了。

  “张大嫂,买豆腐啊。”

  “对啊,今儿个没什么菜,就吃豆腐了。”

  “那我也买两斤,我家阿牛说要带着媳妇儿从镇上回来,总不能让他们吃泡菜吧。”

  颜青山连忙给两人过称称豆腐。

  听她们聊天。

  “我阿牛在镇上做工,一个月有一两银子,媳妇儿去帮忙煮十多个人的饭,也给工钱,这个差事是真不错。”

  “老嫂子,给阿牛说说,回头有这样的差事也给我家石头介绍一个,到时候我请你吃两斤豆腐。”

  “好说好说。”

  颜青山这会儿就默默的过称,从不去参与她们之间的谈论。

  不过,他还是将这事儿记在了心里。

  回到家,就给几个儿子说镇上做工还有一个月一两银子,让他们去找找事儿做。

  “爹,哪里那么好找,人家都是要讲人情的,有熟人介绍才行。”颜定江一口就否定了:“再说了,这要去镇上做工了,晚上推磨的活儿谁干?”

  “是啊,爹,我是做不了的。”

  颜定海端着一个碗咕噜咕噜的灌了一杯米汤。

  “你这样不会做,那样做不了,你只有吃饭。”

  “对,爹,您可真了解我,我确实只能吃饭。”

  颜定海就是一幅以难为难的模样,你能将我怎么办?

  气得颜青山话都说不出来。

  颜定溪默默低头,他倒是想去干,但是轮着他推磨这一天没人帮忙啊。

  家里……有些事儿他都不开腔了。

  颜青山也看了老三一眼,最后什么也不说。

  孩子没长大的时候就盼着他们快快长大,真正长大了都各有各的心思了。

  “豆娘好些了吗?”

  “爹,今天背去看了大夫,花了一两银子。”

  说到这事儿,颜定溪更是心里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