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3章北都北都(1 / 2)





  ……

  晚风轻拂澎湖湾,海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怀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踩着薄暮走向余辉,暖暖的澎湖湾,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

  这首风格迥异的《外婆的澎湖湾》,直给马丽听的目瞪口呆。

  这首歌宫调式的二段体结构十分怀旧。

  和那首经典的台省校园老民谣《澎湖湾》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北山却又赋予了这首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亲情内涵。

  这首歌明显更侧重于描写亲情和成长,感人至深。

  就像叶子珊讲的,这歌一百个人听了肯定都会猜是澎湖湾当地人写的。

  歌曲里充满画面感的镜头,完全就是亲历者的情感记忆。

  这怎么可能出自张北山这样一个从没去过澎湖湾的人之手?

  但再仔细想想,有很多艺术工作者,都是凭空构架世界观和故事的。

  就像那些拍鬼怪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他们难道真的见过鬼怪吗?还不是凭想象力创作。

  张北山写的这首《外婆的澎湖湾》,看样子也是凭他不可思议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写就的。

  这么看来,这张北山还真是个罕见的音乐奇才!

  “怎么样?马丽姐,张北山这首歌写的够当地吧?”

  见马丽妩媚的眼眸中再次闪烁出了意外的精彩,叶子珊添油加醋的吹起了张北山的创作。

  “岂止当地啊,听了这首歌,会让人误以为他是从澎湖湾长大的!”

  “这就是张北山神奇的音乐创造力!还有一首歌也是这样,张北山并没有去过当地,但凭着异乎寻常的音乐想象力,写出了特别出彩的地域性作品。”

  “什么歌?你手机里有吗?”

  被张北山分门别类都很惊才绝艳的音乐才华给强烈的吸引了,马丽迫切的想继续领略张北山与众不同的音乐风采。

  “有,等我给你找,这歌叫《回到拉撒》,是写拉撒的,写尽了雪域高原的纯净与神圣。”

  叶子珊接着给马丽放的,正是张北山翻唱郑钧的《回到拉撒》!

  ……

  回到拉撒,回到了布达拉,回到拉撒,回到了布达拉宫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

  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牵着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

  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

  ……

  由于只有一把吉他伴奏,也没有藏调女声的衬托,张北山就是示范性演唱,并没有郑钧原唱那么的高亢辽远,所以这歌的冲击力要远比郑钧的原版小不少。

  不过这首歌独特的雪域风情和纯净的精髓,张北山在翻唱的时候把握住了。

  这让这首歌显得十分与众不同,充满了藏地纯净圣洁的味道。

  张北山韧性十足的宝嗓,在这首歌上表现的也算淋漓尽致。